大虞對於隋唐的名將其實沒有太多的需求。
名將方面,大名鼎鼎的“韓白衛霍”大虞已得其三。
其中,韓信是在毒打中成長,衛青和霍去病則是在大秦世界的最後幾年找到的。
此外,武廟武將還有張良、諸葛亮、李牧、廉頗、曹參、周勃、張遼、陸遜、彭越、周亞夫、鄧艾、呂蒙、陸抗、杜預等人。
像是賈詡、法正、郭嘉、程昱、黃忠、高順、趙雲、韓世忠、孟珙、尉繚、項燕、姜維、鄧艾等人,本來的底子和董璜的傾力培養,也讓他們擁有不下於甚至強於很多所謂的武廟武將的實力。都是可以獨鎮一方的帥才,乃至縱覽全域性的國家戰略的制定者。
大虞如果立自己的武廟,賈詡是名副其實的第一。而且同時還是文廟第一。
其他的張郃、徐晃、樂進、于禁、夏侯兄弟、張任、王平、八虎騎等等,也都是一流統帥的實力。
此外,還有大量二流武將、二代武將。
大虞的是真的不缺名將的。
尤其是不缺一些二五仔武將。
這個時代的武將風氣,說實話,還真不如漢末三國時代。
漢末三國時代的將領,最多投兩個主公就算了,除了呂布和劉備,還真沒有幾個多次轉投他人的。
這才讓呂布的“三姓家奴”那麼有名。
隋末的武將,延續了五胡亂華以來有兵就是草頭王的風氣,很多人投降、反叛與轉換門庭幾乎毫無心理壓力。
對於他們而言,先忠於自己,再忠於家族,最後才會忠於主公。
對於主公的忠誠往往是有限度的忠誠,要排在家族和自己之後。
此外,這個時代,關隴集團和山東集團的的矛盾十分激烈,延續魏晉門閥政治所形成的的五門七望這些龐然大物,也在搞風搞雨,想要以自己最擅長的方式奪取對國家的控制。
值得一提的是,五姓七望中的隴西李氏和趙郡李氏,其實就是李牧、李信的一家子,李牧還是趙郡李氏直系始祖。
當然了,世界不同,董璜麾下的李牧和這個世界的李牧理論上沒有什麼血緣關係,但董璜還是想要有朝一日讓李牧去試試這兩個李氏的斤兩。
歷史上的單雄信,疑似也是三姓家奴,最終被李唐所殺。當然,這裡面也可能還有其他的原因,比如說關隴集團與山東集團互不信任,單雄信一直跟關隴集團對著幹,關隴集團的領導也不想留著這個猛將之類。
歷史上,李唐集團對於山東集團可是一副斬盡殺絕的態度,擊敗竇建德並將之殺死後,又強徵竇建德舊將範願、董康買、曹湛、高雅賢、王小胡等人到長安,範願等人既憤竇建德被殺,也看到王世充投降後部將都不能保全,所以又擁護劉黑闥反叛。
歷史上,單雄信也是在王世充投降後,作為王世充的同黨,被李唐殺死的。
當時,徐世績早已經投降李唐,多方求情都沒能保住單雄信的性命。
不過,世道好輪迴,單雄信第十一代孫單興、單旺、單茂、單盛加入黃巢起義,人稱“黃軍四傑”,給予了唐王朝沉重的打擊。
大虞對於單雄信這類武將的態度是,能用固然最好,不能用至少也不能留給別人。
歷史上的單雄信怎麼說也是一個猛人,據說險些殺掉李世民。
面對精兵強將破城後的“邀請”,單雄信只能夠帶著家小投降。
要不然,他就見不到家小了。
他還被迫答應寫一封給徐世績,邀請徐世績加入“梁山軍”。
見項燕對徐世績很感興趣,單雄信就聊起了有關徐世績的趣事,聊著聊著就聊到了徐世績的姐姐們上。
“徐世績的姐姐徐惠,字總持,芳姿外映,玉目韜華。清識內湛,珠胎掩曜。兩年前嫁入琅邪王氏、臨清縣令王宏……”
單雄信侃侃而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