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風和沈錚分道揚鑣的一個月後,燕域原飛狼帝國的海濱大城吉海城,禮樂喧天,儀仗成林。大燕吏部尚書溫澤,太尉胡寒等顯貴,親臨邊城,只為迎接天龍國天龍王雲風和唐國世子沈錚。
沈錚之所以選在這裡靠岸,是因為這裡是綿延燕域數萬裡的大江燕水的出海口。自燕水逆流而上,可以直達燕京。
自數月前大燕和法教外事宗收到雲風和沈錚的傳書,大燕就在做迎接的準備。準備的可不僅僅是禮節,關鍵是安保。安保並非是重點保護雲風和沈錚,而是自保。
這在外交史上有點不可思議,但卻不得不為之。雲風走了一趟東州,東州血流成河。大家都知道錯不在雲風本身,可誰讓他奇貨可居呢?他擁有‘高遠風’,即是懷璧其罪。最大的罪過,是明知道懷璧其罪,還不帶夠強大的護衛力量而四處遊走。
高遠風是不是真的在青龍山,愈非不清楚。但看到東州發生的事實,可以肯定必然跟雲風有一定的關係。愈非和高遠風之間有過合作,如果不是愈非,高遠風未必能順利拿到飛行羽衣,也就未必能逃過法教的追殺。
愈非得到的,是原承風權臣的不抵制。比如溫澤,吳銘甫等,都接受了愈非的浩蕩皇恩,榮登高位。與此相應,原承風帝國的地界,順利納入大燕版圖,沒產生任何動盪,迅速地提高了整個大燕的經濟實力。
對於高遠風擁有的仙術,愈非自然是覬覦的。他沒能力去搶奪,但可以透過以前的良好合作關係,進一步深化雙邊關係,用雲風需要的物資或其他東西來交換。
所以,這次派出了跟高遠風關係極近的老臣溫澤親臨吉海。其實最好的人選是高綱,可惜高綱早就辭職退隱了,不問國事。
溫澤這次可是累慘了。接到雲風和沈錚的傳書之後,大燕朝廷和法教都以為兩人必然要從龍燕關口進關,所以溫澤起初是從燕京趕赴龍燕關的。當然,龍燕關外那一片戰場,哦,目前已經被大燕納入版圖的那一路,各路人馬雲集,使得大燕和耀陽之間的戰爭都暫停了。
高手太多,勢力太雜,讓兩家都不敢讓自家的大將亂動,而是呆在大軍重重的兵營之中,嚴密保護起來。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那些高來高去的高手,要是乘機斬殺了己方重將,可就哭都哭不出來了。
但一個月前,突然又收到雲風沈錚的傳書,說是走海路從吉海入境,這就使得大燕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得從新來過。從龍燕關口到吉海三萬餘里,需要一個月趕到,溫澤一把老骨頭差點要被折騰散架了。要不是法教派出修士予以協助,溫澤是不可能或者趕到的。
除了明面上的溫澤胡寒,暗地裡,張德福,金煥鐮,還有愈非的暗衛統領愈知雨,鷹衛統領愈鋒等率領大量人手佈置在或明或暗之處。
不但大燕,法教亦然。韓斯,後楚親臨。除了跟隨韓斯後楚的外事宗一種弟子,還有戰宗刑宗的高手佈置在暗處。
韓斯苦笑,“迎接這雲風的架勢,可比迎接哪一教教主的排場還大。”
後楚無奈地說:“這個真怪不得雲風,都是貪婪所致。”
溫澤胡寒不敢啃聲,他們只希望不要出事就好。其實,他倆對沈錚更感興趣,只為沈錚竟然破天荒地走通了中州到燕域的遠航航道。可要知道,燕回山不但在陸地上是一道無從逾越的壁障,它東邊的三千多里海域亦然,風高浪急,暗礁密佈,根本不能行船。走遠海吧
(本章未完,請翻頁)
,海中的巨獸可不喜歡吃素。
若是這條航道能夠開通,對於燕域來說,就不再是一個封閉的世界了。這對大燕來說,事關國本。在經濟上的好處不用說,但在軍事上,可就不一定是好事了。以前承風三地可謂大燕的大後方,今後很可能要變成前延地帶。
“來了,出來了。”有人叫道。
停泊在海邊的巨船,已經搭好了跳板,只等雲風沈錚的車架下船。
溫澤手一揮,鼓樂頓時激昂起來。
沈錚率先走船船艙,朝岸邊的人拱了拱手,然後昂首闊步,走上跳板。身後,沈家的修士緊緊跟隨。然後是沈錚的衛隊。
韓斯等人都是一愣,按照身份,怎麼都應該是雲風走前面才是。
沈錚的露面,不僅使得溫澤等人一陣緊張,無數在暗中注意著這邊的人,都下意識地開始運功準備。
沈錚的人馬不多,因為他在這裡呆的時間不長,只是預備讓一部分人下來,留下一點東州的商品,還得趕往燕京。所以他的人很快就走過了跳板。
這時,韓斯後楚等人都無意中有了一個失禮的舉動,眼睛都盯著船頭,沒有第一時間去迎接沈錚。
明裡暗裡,所有人不約而同地閉住了呼吸,似乎整個吉海城在這一瞬間都心臟緊縮,因為幻影二豹出現了。這二豹可是雲風的標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