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比拼消耗,天元肯定是比不過,也不划算。天元到目前位置,戰偶的數量也不過二十萬左右,而聞人家族一次出動的戰偶,就達到上百萬,何況更有難以數計的無人戰機。更為難受的是,天元的每一個靈士修士,都是用大量資源花費很長時間培訓出來,死一個都心痛。而聞人家族計程車兵,則是各種基因強化人,生化人,肢體改裝人等,幾乎是生產線下來的產品,可以批次生產,花費的成本要低得多。
好在星雲缺口不大,可以容納的戰士有限,且太空戰不像地面站,每一具戰偶都需要閃躲騰挪的空間,所以戰場的接觸面不是很大。要是在無垠星空沒有地理位置的限制,人家十幾個幾十個人圍攻己方一個,恐怕就是修士級高手駕馭戰偶,也要飲恨當場。
讓雲風欣慰的是,隨著屬下將士漸漸適應了太空戰術,雙方的戰損比例在迅速提升,接近十比一的狀況,而且有進一步提高的趨勢,只不過上升的速度減緩了。
這源於天元戰偶的駕馭者,都是靈士和少數修士,他們的靈魂強度顯然比對方要高得多。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天元的戰偶比對方先進,不但是直接意念操控,且帶有防護罩功能。起初之所以損失較大,那是很多人第一次參加太空戰,因為熟練度和心裡素質等方面的問題,手忙腳亂所致。
對方的戰偶沒出現防護罩,讓雲風稍微鬆了一口氣,這說明對方對靈陣的研究水平,還處於一個起步階段,刻劃不出小型靈陣。
雖然戰損比例提升,但還是每時每刻都有不少天元將士殞命太空。歷言還是有點看不下去,“小風,差不多了吧。”
雲風堅定而冷酷地搖頭,“不行。你也看到了,除此參戰的將士是個什麼狀況。不死一批人,我們的太空軍是成熟不起來的。”
歷言沒辦法,只好繼續跟雲風記錄戰場上的各項資料,包括雙方戰偶的機動速度,射擊速度和準確都,承受擊打的能力,武器的殺傷力,甚至戰陣戰術等等。
因為雙方的戰士都絞殺在一起,威力強大的遠端武器都無法起作用,雙方只能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使得星雲缺口成了絞肉機。吳銘甫看得也心痛,仔細觀察之後,漸漸摸索出一些戰術戰陣,然後精準地釋出調令,讓修士們阻攔在第一線,靈士們則在後面補槍補刀,進一步降低己方的戰損比。
修士當然中高階將領,身先士卒,自然激發了戰士們的戰鬥激情,一個個像是殺紅了眼一樣,一度將對方的戰偶大軍逼出了缺口。
吳銘甫希望乘勝追擊,雲風嚇得又一次直接下令,命令戰偶部隊佯裝後續乏力,退回缺口。真要是完全將對方驅逐出缺口,以致缺口內全部都是自己人,人家再來一發負能量射線炮,鍾九張師道這兩隻大軍可能會被一炮而滅。
看到天元戰偶大軍後繼乏力,對方的再一次壓進缺口,並且迅速推進。不需要佯裝,戰偶的激烈空戰已經進行了大半天,不要說靈士,就是鍾九等人都疲憊了。鍾九已經不知道自己擊殺了多少敵人,鐳射槍的能量早就耗光,根本沒時間換彈夾,只能憑藉高速機動效能殺敵,憑藉強大的神魂感知力預估和躲避對方的功力,硬撐到現在。
個人戰力上,天元士兵佔有壓倒性優勢,但人不是機器,是會累的。可是他們卻不能後退,因為離雲風要求的時間還早。雲風要求他們堅守兩天,算上開始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
艦戰到現在,一天時間都不足。
雲風的再一次直接下令,讓吳銘甫無所適從了,腦袋裡暈乎乎的,不知道高如何指揮。
雲風感嘆,吳銘甫指揮太空戰的能力,確實欠缺。或者說因為他也是第一次,不熟悉太空戰的具體戰術。雲風已經在心裡做了決定,戰後將取締吳銘甫的戰場指揮權。當然不會就此置之不用,而是讓吳銘甫多在虛擬系統中學習大型的戰略佈局。具體的戰場戰鬥,將交給親身經歷過太空戰搏殺的鐘九等人。
雲風乾脆直接接過吳銘甫的指揮權,自己指揮起來。命令江一帆的海風衛介入,替代已經苦戰了大半天的鐘九張師道部,讓罡風衛和道教護教隊撤下來休整,喘口氣。人需要補充能量,鐳射劍鐳射槍需要換彈夾。
沒錯,彈夾。在科技文明裡,叫做超容量電池組。天元將士的彈夾裡裝的則是靈晶。
大概是一直在觀戰,海風衛一頂上,戰損比例沒有罡風衛和道家軍起初那麼大,加上又是生力軍,再一次將聞人家族的鋼鐵洪流逼退上百公里。
雲風命令撤下來的罡風衛和道家軍,趕緊休息,並命令確實已經無法再戰者退回戰艦。無法再戰不是因為受傷,而是靈氣或元氣耗損過度,一時半會無法恢復。若是不撤下來,這批人即使不死於戰場,其功力也將永久下降。受傷,那是不存在的,在太空,只要戰偶被擊毀,幾乎就沒有生還的機會。高階修士在太空中可以短暫徒身停留而無恙,中階修士沒有戰偶保護都難以活下來。
小半天之後,罡風衛和道家軍剩下的將士再次進入缺口,替換海風衛。時間過去一天半的時候,聞人昊明似乎不耐煩了,命令戰偶大軍不計傷亡地推進。對方几乎是自殺性地全體加速衝刺,天元將士承受的壓力瞬時大增。雙方死傷的人數急劇上升。三軍齊出也抵擋不住,被壓得一步步向後退縮。
雲風等不到兩天了,親身飛臨星雲一號和缺口之間,手一揮,星雲二號艦隊憑空出現。戰艦裡面的驚風衛雪風衛不需要命令,蜂群一樣湧出戰艦,飛速朝缺口撲去,替換已經精疲力盡的罡風衛海風衛和道家軍。另有墨家軍、佛家軍兩支戰偶部隊預備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