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母道:“我留著這也無用,還是給你吧,萬一你徒弟回來了便給他,也不至於讓這衣帽生塵。”
老母又道:“我那裡還有一篇咒兒,喚做定心真言,又名做緊箍兒咒。你可暗暗的念熟,牢記心頭,切勿讓他人知曉,日後必有大用。”
三藏聞言,低頭拜謝。那老母頓時化一道金光,往東而去。唐三藏便知道這老母是觀世音菩薩所化,唐三藏連忙開口問道:“菩薩,我有一疑問,既然佛祖有真經,為何不借菩薩之手傳於東土?早一日習得真經,世間便能有更多的生靈獲救。”
觀世音停步道:“真經不可輕傳,唯有誠心方能取得真經。”
唐三藏抬頭看著菩薩,唐三藏開口道:“弟子還有一問,在佛祖的心中,到底是普渡蒼生更重要,還是誠心更可貴?”
當然是佛教興盛的事更可貴,不過這事觀世音不能與唐三藏說,觀世音看著唐三藏,一時有些不知道怎麼回答。
要取西經必得選一個有慧根的,可有了慧根,勢必會比別人想的更多一些。
觀世音最終開口道:“佛祖的安排肯定無錯,等你到了西天面見佛祖,到時必定能夠尋到答案。”
···
孫悟空沒有回花果山,可見他還是沒有下定決心回去做他的妖王。
東海龍王曾經送他武器披掛,孫悟空對東海龍王印象不錯,孫悟空來尋龍王,陪龍王喝了幾杯後,龍王勸說了兩句孫悟空就決定還是回去保唐僧去了。
就像當初他跳進水簾洞後眾猴就認他做王一般,既然是答應了的,他孫悟空就要做到。
其實他孫悟空要的不過是一個臺階罷了,龍王勸說了兩句正好讓孫悟空有理由回去。
孫悟空一個跟斗翻回來,見唐僧坐在路邊,他上前道:“師父!”
唐三藏不答,孫悟空雖不願認錯,但是孫悟空卻討好道:“師父,你若餓了,我便去與你化些齋吃。”
唐三藏這時才看向孫悟空:“你可知錯?”
錯?
孫悟空似乎又想起了五百年前燃燈鎮壓自己時問過自己的話。
他孫悟空不願認錯,五百年前如此,五百年後還是如此。
見孫悟空不答,唐三藏道:“罷了,不用化齋,我那包袱裡,還有些乾糧,你去拿出來吧。”
孫悟空解開包袱,在那包裹中間見有幾個粗麵燒餅,拿出來遞與師父。又見那光豔豔的一領綿布直裰,一頂嵌金花帽。
孫悟空喜道:“師父,平日也不見你穿這衣帽,既然如此不如給我算了?”
唐僧點頭,孫悟空便喜滋滋的將衣帽穿上。
可憐一代齊天大聖,曾反了天庭卻終究是為自己戴上了緊箍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