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這時道:“為師這些年雖然困坐於金鰲島中,但為師的目光卻一直在看著那洪荒大地,闡教落子已快完成,那后稷便是他闡教選定的帝王。”
“只是堯有一子,名曰丹朱,丹朱乃堯帝嫡子,丹朱本最有希望為帝,但堯卻禪位與舜。”
“丹朱心中自有不甘,堯有大功於人族,人族之中願尊堯帝的不少,願意追隨他丹朱的自也不少。丹朱被逐出都城,但這些年丹朱一直在厲兵秣馬,丹朱羽翼已豐,丹朱已有起兵之意。”
“我截教與闡教終有一戰,兩教相爭,各為其主,我截教願下山扶人間龍庭,在那人間決一勝負。”
通天看向截教氣運金龍,上次東山之戰後截教佔領了不少山脈,截教氣運更盛,那氣運金龍已有長出第十爪的徵兆。
而且如今有徐思遠的葫蘆鎮壓氣運,不懼氣運流失,若能在人間扶龍庭成功,截教氣運金龍便能生出第十爪。
十爪金龍對聖人都大有裨益,他通天已是二境聖人巔峰,若再得十爪金龍相助,他通天便極有可能成為第三境聖人。
通天本就擅戰,若為第三境聖人,道祖以下,洪荒之中,誰能是他通天敵手?
多寶聞言倒是沒有太多吃驚,想來多寶這些年也沒少關注人族之事。
倒是徐思遠這些年一直沉迷於煉劍,徐思遠只知道以周代商時有封神之戰,但讓徐思遠沒想到的是通天此時便想封神了。
徐思遠心中暗自給自己提醒:前世記憶終究只是記憶,時移世易,若事事按照前世記憶,怕是最後會輸得一塌糊塗。
若不依靠前世記憶,他徐思遠在封神中可用的籌碼其實不多。
徐思遠問道:“師尊是打算站在丹朱那邊?”
通天點頭答道:“丹朱與那后稷皆是黃帝血裔,丹朱若與后稷爭帝,他們之間的戰爭只能算是人族內戰,只是那正統之爭。”
“如此總能留有餘地,將來哪怕我截教不能扶龍庭成功,我截教總也還有轉圜的餘地,有為師在,總能護住部分截教弟子。”
通天考慮得很是全面,也就難怪這些年通天任由那闡教落子,看你闡教落子,到時你闡教願戰,我截教接著便是。
這與徐思遠記憶中的封神很不一樣,不過這才像是通天風格,他通天一直敢戰,截教自也一樣。
對此徐思遠也無異議,不想通天這時卻嘆道:“天機本來懵懂,但如今天機卻突然清晰了起來,那丹朱不可為帝。”
通天抬頭望天,通天不說徐思遠也知道必是道祖出手了。
不過通天隨即又對徐思遠道:“黃帝血裔眾多,丹朱不可為帝,總可尋得一二合適的,你與人族最是熟悉,你便去人間走一趟吧。”
徐思遠呆了片刻才離開金鰲島。
道祖不願丹朱為帝,自是不願此時掀起封神之戰,但通天還要去人間尋找人王。
身為道祖弟子,但是通天卻似乎開始漸漸的離道祖越來越遠。
截教,截教,為眾生截一線生機。
眾生生機從而何來,唯向道求。
他通天截的是什麼,截的便是道呀!
而那闡教,闡的可是道祖之道?
一截,一闡!
天壤之別!
也許通天拜道祖為師,但通天心中卻還是念著盤古吧。
盤古身化萬物,我通天便替眾生截道,求那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