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之前魏國放棄許都,固然有晉國威脅的原因,但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經歷了一場大疫,很多曹魏官員病死,導致人心惶惶,覺得是遭受了天譴,不得不遷都以安定人心。
這場疫病不僅對曹魏朝堂,對曹丕本人來說,也是打擊不小,後世的建安七子之二,此世和曹丕關係相當密切的王粲劉禎,皆是病死於這場疫病中,荀攸也是染了病後雖然治癒,但身體垮掉,跟著到了長安後不久就病死了。
許都病死的官員,就有數百人之多,自此之後,曹魏朝堂談疫色變,至今都沒有走出這個陰影,而隨著去歲晉國擊敗鮮卑大軍,一個非常離譜的流言從長安四下裡面開始流傳,而且越傳越烈。
傳言內容極為離譜,說現在的晉帝,亦或被稱為晉王的兇虎,掌握了傳播疫病的法術,先前攻打魏國的許都,這次代郡擊潰鮮卑,都是他從中散播疫病所致。
這種流言越傳越是離譜,一度讓長安聞兇虎名字色變,這種情況下,如果晉國再度攻城,可能還沒打到城下,城內人心就要崩了!
曹丕透過校事府搜查得知,這謠言的源頭,似乎是從太平道方士那裡傳出來的,他憤怒之下,讓校事府全力搜捕,將方士抓起來拷打訊問,因為他覺得,這肯定是晉國的奸細在散播謠言,以禍亂魏國人心!
校事府探子得到命令後,抓了上百有嫌疑的方士,雖然經過刑訊後,得知其中很多人確實參與傳播了這個謠言,但中間卻沒有找到晉國奸細,而是這些方士自發相信這個傳言,他們認為兇虎是天上真人,請了天上瘟癀星君助力,來對魏國施法的。
對此曹丕一度非常無語,雖然他吃五石散,但並不相信黃老之道那一套,確切的說他誰也不信,所以才時常有近乎精神分裂的舉動。
對於這個年紀的曹丕來說,所要承受的壓力早已經遠超同齡人,不過當年爭奪世子的死亡恐懼,反而造就了曹丕畸形的抗壓心態,故而上位以來,雖然屢次面對滅國之危,但也讓他磕磕絆絆撐了過來,給他在魏國朝堂贏取了不少威信。
如今他就是在發揮自己長處,文采,和荊益官員談論經玄,吟詩做賦,他這方面的才能並不遜色曹植多少,而且他叫來的荊益兩派官員,都頗為年輕,正是曹丕想要扶植的下一代心腹,如同朱爍吳質等人一樣。
於是憑藉頹廢的性格和神經質的行為,他在把五十散當飯吃的年輕一代官員之中,得到了不少讚譽和崇拜,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威信。
兩派的年輕官員們,感受到了年輕君主的熱情和詩意,越發心中湧動著景仰和激動,隨著君臣對談的交心,兩方也越發投機,曹丕便決定擺設酒宴,慶祝這個難得的好日子。
朱爍和吳質甚至許儀等人趕來,與之一起被帶上來的,還有方士們新煉製的五石散,於是作為酒宴歡慶的一部分,君臣們共同進行了一場五石散盛宴。
期間在場眾人在濃烈的煙氣中,似乎看到了朝堂升於九天,步履踏之雲端,眾人聯手行走在日月之側,觀燦爛星河其中,將建安風骨昇華到了極致。
曹丕高高坐在王座上,醉眼朦朧地看著堂下瘋狂搖擺的眾人,彷彿忘記了這世間的一切煩惱,他一時興起,於是讓宮人叫後宮的妃嬪出來,一起和宮女為賓客們跳舞助興。
他的隨身宦官王常侍聽了,心中暗暗叫苦,大王顯然是五石散吃多了,這是能做的事情?
但他卻是不敢違命,只得去後宮宣命,曹丕的妃嬪們聽了,雖然不情不願,但哪敢違命,只得跟著宮人前驅。
那邊宦官常侍卻是趕緊跑去郭皇后那邊,說了曹丕之命,跪地道:“皇后還是去勸勸陛下吧,這事情要是傳了出去,皇家顏面何在?”
郭皇后聽了,站起身來,就要去勸諫曹丕,但她走了兩步,卻是突然停住,思索起來。
過了好一會,在王常侍驚訝的目光中,郭皇后說道:“本宮沒有必要去了。”
“這樣就挺好。”
王常侍結結巴巴道:“這,這怎麼行,陛下的威名豈不是”
郭皇后淡淡道:“為陛下股肱大臣奉酒,又不是什麼丟臉委屈的事情,要是陛下讓本宮去,本宮也是不會違命的。”
“身為女子,即使是陛下妃嬪,也應為國出力,委屈?外面想進進不來,委屈的人多了去了,想委屈還沒這個機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