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想起了自己和袁熙相見的時候,對方說過的一句話。
漢人攻擊性太弱了,弱的連子孫後代的擴張都成了大問題。
如果不想著走出去,那就永遠只能將主動權放在外族手裡,尤其是面對關外異族的時候。
最後袁熙對賈詡說道:“寧願草原不住人,也不能交給別人,必須要拿在自己手裡。”
“為此便要有勞先生,做下這功在千秋之事。”
“當然,如果先生不願意的話,大可以遠走大漠,我自然管不了先生。”
想到這裡,賈詡心中暗罵,兩邊的王,腦子都很清楚,正因為太清楚了,所以這次他用計才如此兇險,稍有不慎就是喪命身死之局。
賈詡和袁熙都認為,其實在這場對局中,柯比能是佔著優勢的,因為他完全可以放棄正面對決,而是北逃千里蟄伏起來,然後相時而動。
這雖然會在之後的數十上百年間的嚴寒氣候中死不少人,但人這種動物是最為頑強的,再冷的地方都會有人類生存下去,更何況北面貝葉湖地區,再怎麼說人類也繁衍了幾千年沒滅絕。
真要讓鮮卑佔住了後世這塊地方,還真說不準會發生什麼,以晉國現在的能力,也不可能遠征千里去和鮮卑決戰。
所以袁熙要做的,就是讓賈詡去忽悠柯比能,讓其產生誤判,從而選擇和晉國死磕這條路。
這其實難度是很高的,如今袁熙已經打出了威名,柯比能再自負,經歷了數場戰敗後,也不會選擇將鮮卑的未來賭在和晉國的決戰上。
偏偏這就是袁熙的目的,絕大部分人都以為,他想要阻拒鮮卑入關,卻沒有想到他真正想要的,是讓鮮卑儘可能磕死在幽州戰線上。
只有透過不斷的交戰,民族才能加速融合,漢地才能將鮮卑人變為漢人,不然對方都跑了,你還融合什麼?
所以之前晉國做的所有一切,都是為了這個目的,包括襲擊鮮卑營地,不是讓對方害怕而逃跑,而是激起對方的仇恨和對滅族的恐懼,從而選擇和晉國不死不休。
如今這些目的在漸漸達成,很多部族也意識到不能放任局勢惡化,要求和晉國大戰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在這種情況下,孫權的投誠,則是為此加上得了另外一個砝碼,此時柯比能已經有了和晉國決戰的意圖,不然他只要率領部族遠遁就好了,何必還要招攬孫權賈詡。
而賈詡上來就毫不可客氣的將孫權賣了,對他來說,為了達成目的,誰都可以放棄,畢竟孫權再可靠,能有自己可靠?
賈詡笑道:“大王目光如炬,這正是鮮卑的優勢所在。”
“若能找到晉軍和魏軍大規模交戰的機會,大王成事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柯比能沉聲道:“你也不用過於誇讚我,鮮卑現在什麼情況,我心裡有數。”
“那晉王可是這百年來,甚至數百年來中原最為難對付的漢人,沒有絕對的把握,我是不會出手的。”
賈詡笑道:“聽說那晉王在薊城,那大王為何不嘗試去刺殺他?”
柯比能冷哼道:“你以為我沒試過?”
“他手下的探子太過厲害,有一套秘密的暗號和辨別方法,而且鮮卑人特徵太過明顯,屬於重點關照物件,根本找不到可以下手的時機。”
賈詡道:“難道大王手下就沒有漢人?”
柯比能道:“有是有,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