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是不是快要稱帝了?”
“到時候將軍不怕天下群雄盡起攻之嗎?”
“到時候憑將軍之力,能擋得住嗎”
橋蕤無奈道,“使君說的沒錯,但我已經回不了頭了。”
袁熙聽,說道:“我倒是可以給將軍指兩條明路。”
“一是我且暫時將將軍關押,然後暗地派人去把將軍家眷接來。”
“二是等袁耀退兵,將軍承諾不與我為敵,我便把將軍送回去,如果袁術稱帝,將軍便去投靠孫伯符,方能保住一條性命。”
橋蕤聽後,愣了半晌,出聲道:“這對使君有什麼好處?”
“我自知有多少斤兩,和使君手下大將差了不少,為何使君能如此折節下氣?”
袁熙笑道:“將軍武藝,卻是算不上很強。”
橋蕤聽袁熙說的如此直白,遭受了暴擊,但也無話可說,誰讓自己被抓了兩次呢?
袁熙又道:“我看中將軍的,還是將軍和伯符交好之故,說實話,我對伯符很是欣賞,不想將來和他成為不死不休的仇敵。”
“若將軍能從從中斡旋,我想兩方將來能化干戈為玉帛,自是最好。”
橋蕤一怔,原來對方打得是這麼個主意?
但偏偏這個理由聽上去很是合情合理,對也沒有欺騙自己的道理!
他遲疑道:“伯符現在是袁術屬下,兩袁相爭,有袁公路在,只怕伯符不會對使君示好。”
袁熙搖頭道:“我不這麼想。”
“袁公路做事貪酷,苛待屬下,搜刮百姓,搞得天怒人怨,且自立之事乃是冒天下之大不韙,我不覺得伯符會蠢到和其一起送死。”
橋蕤深有同感,袁術做事一意孤行,其實不少人不看好袁術稱帝之事,但都被許諾的好處衝昏了頭,反倒是橋蕤這種沒什麼野心還逐漸失勢的,早就萌生了退意。
袁熙見橋蕤神色,知道他已經意動,便最後說道:“失道之人,天下共擊之,將軍即使為其送死,不僅得不到忠義之名,還會跟著遺臭萬年。”
“如今天下相爭,處處都不安全,但我在徐州廣陵那邊,卻是有退路的。”
“即使遭遇兵災,也能借著海船逃走,天下儘可去得。”
“如果橋公不願意跟著我,我也不強求,只需要努力促成我這邊和伯符聯盟,我便放將軍回去如何?”
橋蕤猶豫道:“但孫伯符那邊.”
袁熙擺擺手道:“無妨,將軍盡力而為,問心無愧就好。”
橋蕤猶豫道:“使君不怕我回去出爾反爾?”
“我既然能放將軍回去,自然也不會在乎將軍違背諾,何況對去世夫人都能遵守諾言的人,我還是很願意相信的。”
橋蕤聽了,最後一絲疑慮盡去,拜道:“蕤欠使君兩條命,願為公子前往說服伯符,以報使君不殺之恩!”
袁熙聽了,心道成了,橋蕤算是目前和孫策聯絡最合適的人選了。
接下來兩年,是佈局算計袁術的時間,若是孫策鐵了心還自己作對,袁熙不僅撈不到什麼好處,還有可能會被孫策攪黃好事。
畢竟吳夫人那事,袁熙還心虛著,鬼知道孫策得知真相後,會有什麼反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