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思忖起來,去廣陵倒是個不錯的選擇,但關鍵是,自己沒怎麼顯露出過人之處,太史慈為何如此看重自己?
而且聽說那袁熙雖然身為世家子,但是對士族卻是態度一般,陸遜也曾打探過,袁熙手底下最受重用的謀士大將,都算不上世家大族子弟。
自己要是過去,會不會被排擠?
想到這裡,陸遜說道:“多謝將軍好意,如今吳郡雖然岌岌可危,但未必沒有一線生機。”
“我還想再試一下。”
太史慈嘆道:“如吳郡合兵一處,還能多抵擋孫策一年半載,但劉使君執意要去討伐笮融,這一分兵,吳郡便危險了啊。”
陸遜說道:“沒錯,我也曾勸諫過,但使君其意已決。”
“我說的生機,便是在孫策身上。”
太史慈一聽,忙道:“先生請說。”
陸遜聽了,清了清嗓子,“孫策想要取得江東,必然要佔據道義。”
“眼下笮融殺死朱皓,便是他的軟肋。”
太史慈一怔,這有什麼關係?
陸遜解釋道:“關鍵就是在朱皓身上。”
“朱皓其父,為太尉朱公偉(朱儁),乃是烏程侯孫堅舉主。”
“當年孫侯發跡,便是被徵辟為佐軍司馬,一步步爬上去的。”
“舉主如父,兩邊有這層關係,其子輩更是無法忽視,故孫策雖在袁術手下,也一直沒有去攻打朱皓。”
“在朱皓攻打袁術舉薦的諸葛玄時,孫策還選擇了旁觀,說明他還是對此還是頗有顧慮的。”
“如今孫策雖然受袁術之命,攻打劉使君,但朱皓被笮融殺死,按道理他是要為父親舉主報仇的,即使不做,也不能橫加干擾。”
太史慈聽了,這才恍然道:“伯言確實想的通透!”
“眼下劉使君打著為朱皓報仇的旗號,孫策若要趁火打劫,便是不義!”
“他不可能不明白這道理,只怕他揣著明白裝糊塗,需要有人將此事捅開,他便不能假裝不知道了!”
陸遜點頭道:“確實如此,但這事需要找個合適的人來說。”
“劉使君和其相攻,若是直接寫信過去,只怕孫策會找藉口推脫。”
“陸家和其有仇,我人微言輕,更是沒有說話的資格。”
太史慈反應過來,“你是說,讓顯弈公子寫這封信?”
陸遜猶豫了一下,說道:“只怕還是不夠。”
“袁使君和孫策有仇,孫策不見得會聽。”
“遜所想的是,能有一個地位更加超然,讓孫策不得不忽視的人。”
“而且此人最好和袁術敵對,能借此離間孫策和袁術關係的。”
“最終的目的是讓孫策和袁術決裂,這才是解決當前困局的最好辦法。”
太史慈被陸遜一番雲裡霧裡的話,繞得腦子有點暈,有資格離間孫策的人物,只怕天下寥寥無幾。
公子尚且資格不夠,那就是上一輩的袁紹,呂布,亦或曹操?
想到這裡,太史慈心頭一跳,誰都可以,但是曹操不行!
公子再三叮囑,一定要想方設法壞了曹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