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時不時都有不少人騎著快馬,揚鞭離開京城。
這些都是奉命前往各州傳遞最新旨意的人員。
人族和修仙者不一樣,朝會後許墨辰下達的旨意,沒有兩天整個十方世界都知道了。
而人族這邊,則是需要人力傳遞資訊。
旨意主要包含兩個內容,一個就是透過科舉,大量招收有學之士,為朝廷服務。
這個層次要求比較高,面對的物件大部分都是修仙者和士族,因此考試的地點,定在京城。
另一個則是針對寒門子弟的,許墨辰下令各州縣,以縣為單位就地舉行考試。
第一條倒也罷了,不過是擴大考試參與者規模。
但第二條,是從來沒有過的。
以前也有鄉試什麼的,一層層考上去,只是和寒門子弟關係不大。
通常都是修仙者、最次也是士族子弟,佔據名額。
等於說教育資源被壟斷了。
現在許墨辰打破了這個壟斷,允許一般人參加。
大乾的某州縣,已經貼出了相關旨意。
後面一條,吸引了一大堆的百姓。
「這寫的什麼呢?」
「皇帝陛下下旨,說是隻要讀過書、識字、能夠寫字的,都可以參加本地舉行的科舉考試。」
「不是吧,這也太雜亂了,只要識字寫字就行嗎?」
「胡鬧,這制文是有講究的,還有策論,豈是隨隨便便會寫字就行,那我們十年寒窗到底為了什麼。」
「陛下說了,不考制文策論這一類,說是題目的話,皇帝新設的理事處親自出?」
「不是吧,當今天子是馬上天子,武略沒得說,這文治難道也行?」
「聽京城有識之士說,當今陛下常常幾個月不早朝,昏聵無比,整日就喜歡躲在後宮嬉笑,所以你看這旨意,有亡國之兆啊。」
「噓,這話也能亂說的,小心腦袋。」
「雖然不看好,但也算是給寒門子弟一點機會了。」
「你不懂了吧,你看看旨意說的什麼,錄取之後,是要去京城參加培訓,以後回到各縣城,當什麼教師。」
「就是夫子,你看看我們村,那夫子一個月能賺多少銀子,大半生活還是靠我們救濟的。」
「昏君啊昏君,為了一己私慾,居然如此浪費國庫,那些都是百姓的賦稅啊。」
「呃,到也不好說,今年我們搞什麼雜交水稻大豐收,朝廷沒有增加額外的稅呢,這個皇帝不好說啊。」
「如此下去,倒是百姓不愁吃喝,推廣文治也說得過去。」
「我不管,教師也算是大乾朝廷一員,這寫的明明白白,對於我這樣歷代出身不好的,是個出路。」
人族百姓對於旨意,意見非常多樣化,有質疑的,有不屑的,有悲觀的,也有躍躍欲試的。
同時十方世界,也是一片沸騰。
「唉,收到訊息沒有,據說陛下下旨意,這回大規模招收官員啊。」
「你別痴心妄想了,你本相是豬,就算開啟靈智入了仙道,這智商和文法宗正統有什麼可比的。」
「話不能這麼說啊,文法宗雖說在文道確實有優勢,但他們數量有限,現在收這麼多官員,總有我們的機會吧。」
「難,你又不是不知道,科舉的題目,文法宗是下筆如流水,我們看了是下汗如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