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業儀式之後,國立醫館便進入正式的流程,剛開始到來的,大部分還是有錢人,其餘的百姓,暫時選擇觀望。
對此許墨辰不急,畢竟一個政策的實施,需要時間發酵。
張桐源等將他迎接到大廳,裡面已經有二三十人站著等候。
李文宏上前彙報,遞過一封信:“陛下,這是祖上的來信。”
許墨辰心領神會,他接過信收了起來,目光在大廳內這幾十人的青年身上掃過。
“這些都是我們李氏年輕一代的佼佼者,”李文宏解釋,“頗通醫術,此外對於一些丹藥提煉之術,也小有研究。”
說著他壓低聲音:“都不是修仙者,陛下放心。”
岐州李氏,和修仙者沾邊,但是嫡系子孫,則一律以人族為主。
不過他們多少接觸一些簡單的術法,所以能力方面更出色。
許墨辰召集這些人的目的,是準備成立醫學研究所。
這個時代,醫術主要以中醫為主,許墨辰不是否定中醫。
中醫治本,需要的療程時間比較長。
另外,中醫很多依賴於藥材,藥材的種植、採摘、處理、運輸保管等等,都需要付出對應的時間代價。
如今剛剛結束亂世,大規模的藥材培育沒有形成,加上一些珍貴藥材,更是要採摘於深山野林,種種條件,許墨辰認為很難在全國大範圍推廣。
而西醫的話則是治標,速度快,一些藥物可以實現量產,體積小具備複合功能,通用性以及普及性更好。
許墨辰讓這些人來的目的,就是準備朝西醫領域進軍。
只是西醫也是個大體系,想要一步到位很難,一些研究理論,衍生藥品的研發,同樣需要過程。
但是,這個世界都能修仙,說明很多對應的術法是有的。
首先他瞄準的是抗生素類藥物的製作,其實就是針對有效菌類的提取製作。
如果有術師宗的、能夠煉製丹藥的修仙者幫忙,可能速度更快。
但這是人族的事情,許墨辰認為,最終還是要以人族為基礎展開。
這樣國運和自己的繫結也會更加緊密,同時避免修仙者在西藥中加入法印,和以前中醫藥方一樣,繫結人族獲取仙緣。
新渠道,自然要斬斷一切和修仙者的聯絡,只有如此,慢慢累積之後,才能獲得和修仙者對話的權力。
不著急,一步步來吧。
許墨辰隨口問了幾個青年問題,回答得很不錯,他滿意地吩咐:“都先安排住宿,詳細的工作任務,到時候永安郡主會給你們傳話。”
“這之前,大家需要幫忙收集一些東西,”許墨辰沉吟,“主要是發黴的柑橘水果,就是那種發青黴的東西。”
唐德潤聽了有點懵逼,陛下搞腐敗的柑橘做什麼。
趙凌波卻沒有任何質疑:“陛下,臣女見過有些菜啊肉啊,也有綠絨絨的,是不是也可以。”
“都可以,”許墨辰點頭,不愧是才女,能夠舉一反三,“不過數量要多些。
另外李院判,你想辦法收集一批玉米,到時候朕有用。”
李文宏滿心疑慮,玉米在大乾產量不高,但皇帝金口一開,再難也要做。
左右不過多花一些錢,還是能夠調集得到的。
“陛下,”張桐源試探,“陛下要這些東西,是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