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晉北面行營。
天雄軍節度使杜重威大帳。
牙將王清帶著一個信使行色匆匆的來到大帳外。
“報告大人,樞密使李大人信使求見。”
“準!帶進來吧!”杜重威說道。
王清將來人帶進大帳後,退了出去。
杜重威問道“不知李大人有什麼話要帶給杜某?”
信使回答道“啟稟大人,王大人派在下來,是有一封信要交給杜大人。”說完從懷裡掏出一封信。
“哦!王大人的信?老夫看看。”
杜重威接過信,開啟一看。只見上面寫到“天雄軍節度使杜重威大將軍皇上獲悉契丹趙延壽有思歸之心,特密令大將軍立即派人和趙延壽接觸,摸清虛實,並便宜行事。”
杜重威看完信,對那信使說“好吧,你回去告訴李大人,說他的信我已經收到,一切按皇上的密令辦!”
信使走後,杜重威哈哈大笑道“真是天助我也,運氣來了,真是擋都擋不住,如果能夠把趙延壽部的勢力收歸自己的麾下,那自己將是大晉軍事實力最強的第一人,就是河東的劉知遠也完全不在話下。”
杜重威立即宣王清進入大帳。
王清進入大帳後,杜重威立即安排王清派人去和趙延壽部接觸。
幾天後,王清派出去的人回來了,帶來了趙延壽的親筆信。
說明了自己準備帥部投降杜重威,希望杜重威能發大軍接應。
杜重威對此深信不疑,不禁喜出望外。
王清說“大人,那趙延壽和他死去的義父趙德均都是一路貨色,是出爾反爾,見利忘義,見異思遷的小人,現在正是我大晉和契丹水火不容的非常時期,他早不來晚不來,偏偏這個時候準備來降,恐怕這其中有詐,還望大人三思,不要中了趙延壽和耶律德光的詭計。”
杜重威不以為然地說“王將軍多慮了,現在我大晉軍隊勢如破竹,多次擊敗契丹,今年八月,我北面行營大軍在都部署李守貞將軍的指揮下,在長城以北打敗契丹騎兵,我軍聲威大震,那契丹耶律德光已經嚇破了膽。趙延壽見契丹大勢已去,良禽擇木而棲,他在這種情況下,另覓出路也是情理中的事。王將軍你就不要疑神疑鬼了。”
“可是!”王清正要說什麼,突然被杜重威打斷道“不要可是了,本帥主意已定,你下去吧!”
王清無奈,只好退出大帳。
恰在此時,樂壽監軍王巒求見杜重威,帶來了契丹瀛州刺使劉延祚寫給他的親筆信。
信上說,劉延祚希望率部歸降後晉,並說契丹主耶律德光已經回上京,瀛州城內契丹兵不足一千人。希望後晉派一支輕騎兵突襲瀛州,劉延祚為內應。
杜重威信以為真,認為這是奪取瀛莫二州、平定關南的千載難逢的機會。他和王巒多次上書後晉出帝,希望朝庭發大軍北伐,迎接趙延壽和劉延祚歸晉。
十月,北方天氣寒冷,秋雨綿綿,到處泥濘不堪。
大晉皇帝石重貴命杜重威為北面行營都招討使,李守貞為兵馬都監,出兵北上。
王清因多次立戰功,被任命為奉國都指揮使,隨杜重威一起出征討伐契丹。
按杜重威和趙延壽的約定,晉軍北進後,趙延壽會派兵接應,兩軍裡應外合,一舉拿下瀛州和莫州。
可是杜重威的大軍開往定州後卻沒有看到趙延壽接應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