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神起開口說道:“陛下此言嚴重了,陛下一國之君,能召見我等,實屬我等之榮幸。”
帝天情接著開口說道:“朕登臨大寶時日不長,對於治理國家而言,恐怕還有諸多不足之處。朕很想聽聽幾位家主的意思。”
四大世家的家主互相對視一眼,東方神起開口說道:“自上古以來,歷朝歷代都推崇儒家之思想,講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此來灌輸忠君愛國的思想。
此乃是思想之上的控制,有利於皇朝的統一。所以思想之上,陛下仍然應該用儒家之思想。
思想是最為重要的,對於陛下來說,無論怎麼改革,這思想上的改革是不能要的。”
帝天情點點頭開口說道:“東方家主說的不錯,但朕認為,有些思想是必須要有變化的,這樣才能推動時代前進的車輪。才能讓這個世界百花齊放,強盛至極。”
聽到帝天情的話,四人也沒有反駁,思想上確實需要變化,唯思想有了變化,世界才能日新月異。
可這樣一來,平民百姓的發展,可能會到了一個他們無法把控的地步,動搖他們統治者的地位。
劉奕鳴開口說道:“除了思想文化上的灌輸和引導,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還透過一系列政治舉措分化瓦解內部的政治派系和地方勢力,不斷完善中央集權制度,以確保統治中心的穩固。
這措施一:改革中央行政機構,透過明確的政治分工、嚴格的權力制衡、來提高中央機構的工作效率,平衡內部矛盾。
措施二:實行地方小行政區劃制,防止行政區劃過大而失去控制。
還有措施三:改革地方行政機構,分化事權,避免地方高階長官集軍、政、財大權於一身,同時實施官員輪換制度,不使其久居一地,達到削弱地方行政權的目的。
如今大秦都以城為單位,幾乎是一城一制度,這樣一來,行政區是不大,但也太小了些,控制起來,反而也不是很容易。”
帝天情點點頭開口說道:“劉家主說的對極了,卻實如此,朕倒也應該去做些改變了。其實道理都是明白的,只是施行起來又是另一回事情了。”
南宮莫離開口說道:“還有便是行政管制,歷代君王為防止軍隊將領與士兵走的太密切威脅到皇權,將兵權分化為統兵權、發兵權、指揮權。
不同的人行使不同的權力,以此防止將領隨意調動軍隊。
調動軍隊必須使用虎符。虎符是皇帝調兵遣將用的兵符,用青銅或者黃金做成老虎形狀的令牌,劈為兩半,其中一半交給將帥,另一半由皇帝儲存,只有兩個虎符同時使用,才可以調兵遣將。
為了將軍權牢牢控制在統治者手中,幾乎每個朝代都會對兵制做相應的改革,從制度上加強對軍事將領的牽制。
比如春秋之時,戰爭頻繁,全民皆兵;後來還有,義務兵役制、府兵制。兵農合一,戰時出征,閒時農耕。後來也有府兵制,即僱傭兵制。一方面能密切兵將關係,凝聚人心,提高戰鬥力。但,另一方面也會導致軍閥出現。
而到了如今,陛下對於當今太尉極其放心。兵權都由太尉排程,而且還聽聞,陛下對太尉恩寵至極,竟可裂土封王,世襲罔替。
陛下難道沒想過,若有朝一日,太尉謀反,大秦瞬間便可易主。”
帝天情微微一笑開口說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相信,區區兵權而已,朕倒也不放在心上。”
獨孤飛揚開口說道:“陛下倒是好大的魄力,三位兄弟說的都很好,那我便再說說儒家吧。
儒家認為,治理國家最好的方式是“崇德尚禮“。
換言之,治國首先應當施行德教,用統治者的道德思想來教育和約束被統治者,使後者自覺地接受統治者提倡的道德,達到社會的穩定;其次是禮教,用禮來規範人間的一切社會行為。“德““禮“互為補充,共同構建出和諧的社會政治秩序。
除了重視道德的教化,歷代有為君王普遍重視民意,選賢用能,賞罰嚴明。
歷代王朝都很重視人才選拔任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前都是察舉制,到了如今陛下創立科舉制,選官制度逐漸規範化、制度化,為普通百姓參與國家治理提供了機會。
現在的選官制度的主要標準由家世、財產、門第逐漸發展到才學,選拔方式漸趨嚴密科學,逐步趨向公開、公平、客觀。不得不說,陛下此舉實在厲害。
富安思想源遠流長,是皇朝治國之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歷代政治家和思想家都意識到,民生問題是關係到國家治亂安危根本大局的問題,欲求國家的長治久安,就必須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來源,使人民富裕起來。”
獨孤飛揚說完之後,帝天情接著點點頭開口說道:“很好,四位家主說的每句話都抓住了最重要的部分,朕受益匪淺,在此先謝過各位家主了。”
接著帝天情端起酒杯接著說道:“朕敬各位一杯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