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三章 以一敵三
天一的話音剛剛落下,只見圓法四人突現於珈藍寺上空。四人踏空而來,圓法開口說道:“牛鼻子,膽敢在我珈藍寺放肆,看貧僧不擰下你的腦袋。”
四人落在珈藍寺眾僧侶面前,三位珈藍寺的老祖氣息無壓制的釋放而出。
這三位都是珈藍寺開創之時的人物,雖沉睡數千載歲月,修為下降,可如今也有大帝境九重初期的修為。
而在場之人中,出去帝天情、喬又靈和夭夭,入聖境的強者都沒有幾人,更別提什麼大帝境了。甚至於大部分人,連大帝境都聞所未聞。
三人的氣息外放,千魂殿和浮生觀的所有人,都被這力量逼得後退。
眾人都是震驚不已,這便是珈藍寺的底蘊嗎?三位至強境界的強者護寺。那力量他們不過看到了十之一二,已經讓他們感覺自己如同螻蟻一般渺小。
若這三人隨便一人動手,頃刻之間便能將他們屠殺乾淨。
雲上人看著喬又靈小聲的開口說道:“這三人的修為到了何種境界,怎會這般強?”
喬又靈開口說道:“這珈藍寺當真捨得下血本啊!竟然動用了往生棺,還是三具。”
“往生棺?”雲上人顯然沒有聽過,疑惑的問道。
而且一旁的帝天情也是豎起了耳朵,顯然這位大秦皇朝的皇帝陛下也同樣沒有聽過。
喬又靈開口說道:“這往生棺極其罕見,它的作用便是封存強者的身體,因為各種原因,強者需要留住自己巔峰時期的生命和力量,便需要藉助往生棺的力量。
可強者想動用往生棺,那需要付出的代價的極其龐大的。
千年之內,往生棺的力量處於巔峰,沉睡其中的強者,無論是生命還是力量都不會有絲毫的減弱。
可過了千年之後,每過千年,沉睡在其中的強者,力量和生命都會被減弱,沉睡的時間越長,生命和力量也會越來越弱。”
雲上人開口說道:“如此沉睡下去,那若是時日長久了,那豈不是會死在往生棺中。”
喬又靈搖搖頭說道:“不會的,往生棺之所以強大,便是它有個最低的限度。即便在往生棺中沉睡萬年,十萬年,等棺中的強者甦醒。
那他還會有百天壽命和入聖後期的力量。若是百天之內能夠破鏡到大帝境,那壽命還能延長,若能一直破鏡,也還會有機會活下去。
只是,破境又並非如喝水一般簡單。更何況是他們,逆天而行之人。可以說想破鏡,幾乎是不可能的。”
喬又靈說完,還不等雲上人再說些什麼。
三人中為首的人,也就是那被稱為大師兄的人開口說道:“小姑娘知道的還不少,修為也是不弱。很不錯!
爾等今日犯我珈藍寺,罪不可赦,但上天有好生之德,而我佛慈悲,只需將領頭的留下,禁於我寺百年,今日爾等攻我珈藍寺之事,便算了結了。”
話音落下,不管在場的人如何做想,帝天情倒是對於這三人有個不同的認識。相比於現在的珈藍寺眾人,這三人的身上倒有一些純粹的佛氣。
不論是眼中還是話語中,都有藏滿了慈悲。這才是佛應該有的。
什麼是佛?佛是由上古梵文音譯過來的,梵文的意思是覺悟、智慧、無量覺。
首先說,上古時期大德翻譯經典是非常嚴謹的,翻譯過來的通用語言必須和原文梵文經典完全相同,有一點歧義或者表達不完善都不行,寧可音譯,然後底下註解,也不會湊合著翻譯。
當時佛教創立以後,大家覺得實在沒有更好的詞彙能完全代替“佛”的意思,後來索性那就音譯吧。
佛字意思是“覺悟了的人”,沒有任何其他的含義,不會讓後人造成誤解,這也顯示出古大德的聰明智慧。
很多人經常把佛和神兩個字用在一起,其實是誤解了佛的含義。佛和我們一樣是人,不是神,不是仙,是透過努力修行,最後獲得覺悟的人,證悟後成為佛。
但佛只是“覺悟了的人”,他還是人,不是神。而在我們大家認知的概念裡,認為神是掌管天地一切事物的無所不能者,這跟佛是完全兩個概念。
其實,只要我們遵照佛的教導方法去學習,去修行,也能覺悟成佛,佛陀在菩提樹下目睹明星開悟後,第一句話便說:“奇哉奇哉,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未證得”。
其實我們眾生和佛是平等沒有差別的,眾生是沒有覺悟的佛,佛是已經覺悟的人,本質是一樣的。只是因為眾生妄想執著太深,障礙了自己的智慧顯現,所以還沒有彰顯自性,覺悟成佛。
就好比廚房裡的電燈泡,眾生是燻黑發暗的燈泡,佛是擦乾淨後的燈泡,本身都是燈泡,功能都一樣,亮度也一樣,只是一個被燻黑了,光亮透不出來,一個擦乾淨了,透出了它原本就有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