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後,大秦帝都擠滿了人。走到帝都隨意一處都是人來人往熱鬧至極。今日是科舉開考之日。整個大秦透過小科舉的人都擠到了帝都。
從七日前大秦帝都已經是人滿為患。帝都一百三十五家客棧全部滿員。之後趕來趕考的才子,大部分都只能露宿街頭。白天烈陽高照,汗順著臉頰不停的流淌。
即便如此他們的熱情不曾減少。許多人都抱著書孜孜不倦的讀著。這麼多人,最終能領袖群輪,脫穎而出的只能有二十人。還是文武兩試加起來。
科舉考試一共進行三天,科舉正式開始。文人士子進入文場而沙場悍將便入武試場。所有人按照排號有序的進入。
文試場開始,試題發放到每個人手中。試題上僅有三題。上面的題目分別是:何為政治?何為國家?何為百姓?
僅有寥寥三題。可這僅僅三題難倒了太多的人。何為政治?這個問題本就沒有一個太準確的定義,各人學識不同,理解也不同。何為國家?何為百姓?可以說這三題概括了太多書上學識。
不少應試者都低頭沉思,還有些竟是左顧右盼,有些抓耳撓腮。當然也有少數人疾筆狂寫。
考生答題期間,監考的官員遊走於考生中間。監督考試以防作弊行為,有些監考官員也時也看看考生的答題。有時滿意的點點頭,有時又是失望的搖搖頭。
武試考場中.....
武試並非只是打鬥看誰的武功更高,畢竟是在選可以領兵打仗的將領之才,戰場並非是單打獨鬥的場所。所以武試的第一場便是考驗兵法。
考試的題目都是一些經典戰役的總結與心得,題量可以說要比文試要大。
時光飛逝,兩個時辰過,文試監考官員開始收卷。監考的正是王明博。考試已經完成,王明博起身說道:“各位考生,今日考試結束了。回去好好休息,等待明日的考試。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發揮。”
“謝大人。”眾考生說道。
眾考生陸陸續續的走出考場。有人歡喜有人愁。不少人都在私下討論說道:“這樣的試題還真是出乎意料,也不知道明日會考些什麼。”
“是啊,估計明天會更難吧。看來我這次是沒戲了。唉!”路人乙說道。
這時旁邊湊過一路人丙說道:“兄弟想那麼多幹什麼。放寬心點。這次不行還有下次。走吃飯去。”
“走吧走吧,喝酒去想那麼多幹嘛。”路人丁說道。
幾個人心還是比較大的,竟然還真結伴去喝酒了。
又過了一個時辰武試結束,武試的考生陸陸續續的走出了考場。都散去開始準備明天的考試。
時光飛逝黑夜來臨退去,迎來了第二天的黎明。第二天的考試考試開始。
今天的文試的試題都是一些詩詞歌賦,還有一些著作中的問題。對於飽讀詩書的文人士子,這些問題不足為慮。
所有人都疾筆狂寫,每個人臉上都是輕鬆的表情。看來今天的試題出乎意料並非他們想象的那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