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百多年前,不止十數個國家發動戰爭。其中參與的還有數不盡的宗門教派,無數武道高手參與其中。
長達三十一年的戰爭結束,大陸三分。而那些宗門教派也一一滅亡。唯獨剩下了浮生觀,珈藍寺,千魂殿,也就是道、佛、魔三家。
三家傳承悠久,門內底蘊之深,如大海深不可測。門內武道高手如雲,在驚世大戰中。仍是遊刃有餘。
當年大秦、大周、大夏能夠形成三分大陸的局面,背後少不了浮生觀、珈藍寺、和千魂殿的支援。畢竟武道極境的高手,一個人抵的上三萬精兵。
當年浮生觀選擇了大夏,而珈藍寺選擇了大周,千魂殿選擇了大秦。
自上古之時,世間便有了修煉之法門,以期望得道長生。隨著時間的推移,修煉體系越來越完善,而修煉之人卻出了分歧。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所悟的才是真正的長生之法。各執己見,爭論不休。久而久之四分五裂,各自開宗立派。
無數時間的發展,形成了今天的道、佛、魔。世間修行之法愈發完善,而境界之劃分也明細至極。
武道入門從低到高依次為:開丹、引氣、搖光、開陽、通脈、登峰、造極、超凡、入聖。每個境界又分為初期、中期、後期。
到了今天,三家勢力更加龐大。近數十年來,培養的武道高手越來越多。明面上臣服於皇朝,其實早已經凌駕於皇朝之上了。
浮生觀與珈藍寺還好,畢竟自稱方外之人,為正道代表。絕不會明目張膽的推翻皇朝,最多也就是當幕後之人,控制皇朝於股掌之間罷了。
千魂殿卻不同,當代殿主野心勃勃,也算一雄才大略之人。豈可居於人下,哪怕是表面上臣服也絕不可能。
“如今大秦皇朝局勢錯綜複雜,想恢復巔峰時的國力。無十餘年的時間,絕無可能。”李敢帶著感慨的語氣說道。
帝天情聽著李敢如此說,也是無奈的點點頭。傷感的說道:“是啊,如今的大秦千倉百孔。如病入膏肓之人。想起死回生,難。更何況如今局勢,也給不了我們太多時間!”
兄弟三人盡皆沉默下來,是啊,難,難如登天。先不說高手如雲的千魂殿,光是朝堂之上的力量,也絕非是現在的帝天情能夠抵抗的。
可到了這一步,恐怕也唯有背水一戰了。成則君臨天下,敗則生死道消。
明日帝天情該回宮了,回到那個如今變的如地獄無二的皇宮。本以為自己要孤獨的走下去,一個人去走這刀山火海,充滿荊棘之路。可如今身邊還有兩位兄弟陪伴。
為了兄弟,為了大秦江山和大秦萬千子民。帝天情沒有退路。除了贏,拼盡全力的贏,別無選擇。
兄弟三人經過一番商討,將往回計劃一一規劃。做好完全之策。這一商討便是三個時辰。期間帝天情才明白,自己還是低估了二弟、三弟的本領。
文韜武略有他二人,自己的勝算又大了幾分。而且最令帝天情意外的是二弟,三弟的武道境界。李敢看似文弱卻是通脈境中期的高手。張邪雖身材魁梧卻比李乾還要低一個境界,如今是通脈初期的高手。
通脈境在江湖上只能算是中下的水平,可是別忘了如今二人也不過十六歲。十六歲的通脈境。這份天賦放眼大陸也是鳳毛麟角。更何況二人文韜武略當時少有與之匹敵的人物。
曾經帝天情也問過二人,師承何方高人。竟能*去這般驚才絕豔的兩位少年。可二人卻並沒回答,說師門有命不得提及師門傳承。
如此帝天情也不好再過問,畢竟雖是兄弟。但總也點自己的隱私。只要知道他二人是我兄弟就足夠了。
————————
————————————
墨藍的沉重的天幕正一點點地向背後徐徐撤去,那美麗的蔚藍色晨曦剛剛在遙遠的東方染著山巒和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