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沒有大規模的戰事,但是,小規模的戰役還是可以找到的。
於是,武院的實踐課,就變成了戍邊。
自從上次御史臺聯合彈劾冷鋒的事件過後,龍牙軍擴張成為龍牙衛的事情就被無限擱置了。
可能,李世民也覺得,有自己的軍隊,也算是對冷鋒的福利政策吧。
長時間呆在京城過安穩日子容易長肉,所以冷鋒乾脆帶上龍牙軍和武院的學生,邀請了李孝恭、李靖,一起去京北道和突厥之間“戍邊”。
大唐和突厥的衝突不是一次兩次,而是每年都有。
草原物產力低下,對牧民來說,最難度過的就是漫長的冬天,每年冬天都會有很多牧民餓死凍死。
為了像松鼠一樣準備過冬的物資,每年秋天,牧民們都會組織起來在大唐邊境劫掠,這就是邊境邊的馬賊。
目前大唐突厥沒有大規模的戰鬥,但是牧民的劫掠,卻不會斷絕。
有龍牙軍士兵的保護,這些學子不會出任何問題,冷鋒和李孝恭、李靖則會經常給他們講解戰場上容易發生的情況,甚至交出指揮權,讓他們自由發揮。
秋天的草原,牛羊肉最肥美,冷鋒和李孝恭、李靖都圍在桌子邊涮羊肉,很是悠閒。
李靖吃了一片羊肉後說:“這批學員不錯啊,特別是那個唐瑾,用得一手好槍,之前幾次戰鬥,還能臨時做出正確的判斷,是個人才。”
李孝恭笑道:“唐儉家都是書呆子,沒想到居然出了一個名將坯子。”
冷鋒搖搖頭:“誰說唐儉家都是書呆子?唐瑾他父親就是軍旅的,還是一個校尉呢。”
李靖搖搖頭:“一個校尉還不足以培養出這樣的兒子,還是他天生適合幹這一行啊!我聽說陛下對他也很關注?他以後的仕途也會很順利,看來有必要重點培養他一下。”
皇帝對他關注?自然關注了!那可是一起打老虎的交情。
冷鋒疑惑道:“我怎麼感覺你們是要培養他,給軍方補充血液呢?怎麼回事?難道你們不打算把擔子交給兒子?”
李孝恭無奈道:“我家的崽子還是可以的,李靖家那個只能說一般,說起來,我們這些人的孩子,也就老程家那個還將就,剩下的....”
剩下的,還真沒什麼出色的。
劉弘基本身雖然是市井無賴出身,但是帶軍隊還是有點本事的。尉遲恭的兒子尉遲寶林,雖然跟他父親一樣一身腱子肉,但是卻更喜歡當文官,如今跑到了土工分院進修,似乎是想當地方官。
而柴紹的兒子,簡直就是長安城裡的紈絝頭頭,整天要麼不是無所事事就是到處招惹是非。
秦瓊本身是個名將,但是兒子們卻沒有一個出挑的。秦瓊身體不好,那些混蛋沒等老爹嚥氣,就開始因為家產的瓜分反目了。
…………
都不怎麼樣,正好印證了“一代強一代弱”這個道理。
李靖現在想的事情,大概就是培養出一個和自己一樣的軍方扛把子,還是不受皇帝猜忌的那種。
想清楚李靖的想法後,冷鋒點點頭:“可以培養,唐瑾這個人,我也覺得他是個可造之材。”
此時正在營地周邊巡邏的唐瑾,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被軍方的巨頭們相中了。
因為沒什麼大事可做的緣故,冷鋒乾脆就到武院,長任武院院長。
做老師,總是能在不知不覺中度過漫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