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年輕的古書畫修復專家。
之所以年紀輕輕能夠能為專家,是因為他無與倫比的天賦,是因為他付出了比常人多出數倍的努力,更是因為年輕他出類拔萃的技術……
馬老師感嘆之餘,眼睛的餘光掃到了坐在一旁的小付,只見他緊緊地盯著向南手上的動作,兩隻眼睛裡光芒閃爍,難掩激動之情。
也不知道他是看到了向南的高超技術而激動,還是他看到了圍繞在向南身上的光環而激動。
自己的這個學生,年紀跟向南差不多大小,只是,無論是天賦,還是努力程度,跟向南比起來,差得還真不是一星半點。
回頭過來,馬老師不再胡思亂想,將自己的目光也投向了正在長案前專注工作中的向南。
兩個多小時後,向南直起腰來,長長地吐出了一口濁氣。
他的修復速度雖然很快,但這幅畫芯上的蟲洞不僅多,而且很密集,直到此刻才全部修補完畢。
接下來,按照原本的步驟,應該是全色。不過,向南打算先試著處理一下畫芯上的紅色黴斑。
書畫的紙張只要是由有機成分組成,對於環境的變化並沒有太強的抵抗能力,很容易被黴菌汙染,從而大量繁殖形成黴斑,導致書畫作品的損壞。
黴菌菌落會形成色素,對古代書畫產生汙染,不同黴菌產生的色素顏色也存在一定的差別。
一般而言,如果古書畫上的黴菌,可以用肉眼看清,而且存在大面積泛黃或者表面有綠色菌落,甚至古書畫表面出現破裂情況和刺鼻味道,則屬於多年前產生的黴菌;如果只是具有小範圍或者輕微的異味,則是新產生的黴菌,此時應及時進行修復。
事實上,大部分的古書畫黴斑是可以清除的,但也有一些黴斑是清除不乾淨的。
比如說,紅色黴斑。
紅色黴斑是公認的古書畫修復中的技術難題之一,被稱之為古書畫“絕症”。
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它對氧化劑不敏感,同時還具有一定的據水性。以至於,大多數修復師在面對紅色黴斑時,都是一籌莫展。
對於“臭名昭著”的紅色黴斑,向南並沒有十足的把握將其清除掉,因此,只能用自己的方法來嘗試一下。
他先將畫芯翻了個面,將正面朝上,然後仔細觀察了一下。
果然,在畫芯右邊中段,有一小片一點一點的紅色黴斑,就好像一個姑娘臉上長了紅色溼疹一樣,怎麼看怎麼彆扭。
向南放棄了用酒精擦洗等常規手段,這一類常規手段肯定沒有效果,否則的話,紅色黴斑也不會成為古書畫“絕症”了。
想了想,他從一旁的櫃子裡取來了高錳酸鉀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