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雲山脈,巍峨而磅礴,雄峙中原,其上山峰無數,卻尤以七峰最是挺拔,直入雲霄,如同七柄巨劍,插在大地之上,極其壯觀,整座山脈雲遮霧繞,神秘非常,又有流泉飛瀑,縱橫山間,雲霞蒸蔚之間,氣象萬千,充滿了仙家之韻。
平日裡仔細望去,可以看到在青雲山間雲海之中偶爾有道道流光劃過,紅的,紫的,白的,藍的,黃的,綠的等等不一而足,給這座仙山盛境更增了一分美麗,同時也憑添了一種神秘之感,而常居於山下的人知曉山間雲海之中那道六色的流光正是居住於青雲山上的仙人在御劍飛天,而這些仙人正是來自於青雲門。
青雲門,雖然與天音寺,焚香谷並稱為正道三大巨擘,但是其內高手無數,所掌道家神通又玄妙至極,最近幾百載以來與魔道交鋒,更是屢屢居功至偉,領袖群倫,為天下眾生所景仰,又因誅仙劍陣聞名天下,有誅仙弒神之能,所以無論是名望亦或是實力,青雲門實是比天音寺與焚香谷更甚一籌,稱之為天下第一大派也絲毫不為過。
近日以來,因為天音出魔,普凡大師一路洗門劫派,有正道修真因此上這青雲山,請求青雲門主持公道,共擊普凡大魔。
如果是在平日裡,論及斬妖除魔之事,青雲門自然會挺身而出。
不過近些時日,青雲山上卻有些不平靜,門下弟子經常聽到各脈首座爭吵之聲,因為一個名叫萬劍一的人,往往爭的面紅耳赤,不歡而散,甚至到了最後,堂堂龍首峰首座,若論威望隱隱有青雲門第二的蒼松道人,更是被掌教責罰去往後山靜思己身。
對於青雲門這等門派,出現這樣的事情,一般人根本想象不到,有些不可理解,遂引的眾人私下裡議論紛紛,甚至有傳言稱青雲掌教道玄真人得位不正,才有如此變數,不過這等小道訊息,自然是沒有人會相信的。
而關於萬劍一,卻緩緩出現在了眾人茶餘飯後的閒聊之中。
最後,眾人才知曉這竟然是一位青雲門前輩,是與青雲各脈首座同輩的人物,曾經與青雲掌教道玄真人並稱為青雲雙驕。
如此人物被談起,自然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有江湖前輩高人聞聽之後,俱是面上一驚,神色凝重。
那位的身影,隔著百載歲月,再一次從他們心底浮現了出來。
白衣勝雪,英俊瀟灑,豪氣無雙!
驚才絕豔,道行高深,劍壓群魔!
這是一個傳奇,是他們那一代人之中真正的天之驕子,獨一無二!
不過,如此人物,傳說在百年前犯下了大錯,最後隕命青雲,從此屬於他的時代才算漸漸過去……
而在今日,這等人物,又被提及,甚至有傳言稱其還活著,當年並未隕落。
這則訊息一出,整個修道界一片譁然,高興者有之,痛恨者有之,唯獨沒有不屑者,所有人都鄭重以對。
甚至從青雲山流傳出的這等訊息的熱度,在修道界之中都快趕上近日以來的天音出魔一事了。
普凡大師,雖然魔功深厚,所向披靡,無人可敵,但是大多數高人前輩卻未親眼目睹,更未親身感受,很多甚至認為其名不副實,只是外界以訛傳訛罷了。
但是萬劍一他們卻對之非常瞭解,當年蠻荒一行斬妖除魔,白衣勝雪,劍斬鬼神,那是殺出來的絕世風采,無人不膽寒,無人不懾服。
所以,從青雲門傳出來的這則小道訊息,無疑讓整個修道界沸騰了,很多人的目光望向了青雲山。
而青雲門對普凡大師的態度,自然也很快為天下所知。
在通天峰上,道玄真人下了法旨,言但凡在外青雲門弟子,若遇普凡大師,必須先一步
通知天音寺同道,隨後若天音寺同道有難,必不可袖手旁觀,而需竭力相助。
話說的很明顯,關於普凡大師一事,以天音寺為主,青雲門為輔。
其實,也就是不想參與這等事情。
事實上,也可以理解,天音出魔,畢竟是天音寺之事,若是青雲門參於其中,無論是從兩派交往亦或是從其他方面來講,都不合適。
而這則訊息自然也傳到了徐子凡的耳中,對此,徐子凡目光平靜,彷彿一切早有預知,他明白青雲門這等大派做事必然滴水不漏,最起碼在明面上是這樣。
至於暗地裡,誰又能說的清楚?前段時間蒼松道長率領門下弟子尋他,道玄真人會不知曉?
南疆,十萬大山入口之處,焚香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