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檉想到這裡笑了笑,自己這位母親,還真不愧賢德二字,此並非假的,她身為中宮之主,卻從沒有給自己灌輸過爭奪皇位的話語,也從沒去道君皇帝那裡有過請求,這就是最好的明證。
他道:“母親,你剛才說福金和八哥兒之事是因為爹爹想多了,其中到底怎麼個緣由?”
鄭娘娘搖了搖頭,半天才道:“明達皇后出身寒微,市井中長大,入宮前有一鄰家小郎青梅竹馬。”
嗯?趙檉聞言一呆,這怎麼像黃覺和小蘋的事情?
鄭娘娘繼續說道:“原本她入宮之後便再無聯絡,但也不知道那小郎是故意的,還是真為生計,後來竟去當了殿前司的禁軍,被派往守宮城外門。”
“噢……”趙檉摸了摸下巴,心想八成是故意的吧。
鄭娘娘接著道:“兩人倒撞過面,不過應該彼此沒有相認,但官家想多,疑心二人之間有苟且,連帶著煩棄了福金和八哥兒,所以才突然遷怒二人。”
趙檉納悶道:“爹爹又是怎麼知道這些事情的?”
鄭娘娘嘆道:“前年中秋時,官家思念明達皇后,便去瞧她舊物,但卻在明達皇后的一些遺物裡,發現了她生前所寫的詩句還有些隨筆小文,她本來讀書不多,寫出來的大抵白話,一看便知意思,官家何等聰明,連貫看去就洞悉了前因後果,立刻便勃然大怒起來。”
趙檉皺眉道:“可為何只遷怒福金和八哥兒,除了二人外,還有十一哥兒,十八哥兒,還有十四姐兒,也是明達皇后所生啊!”
鄭娘娘慢慢道:“福金最大,八哥兒其次,而官家查問得知,那個和明達皇后青梅竹馬的小郎,在八哥兒出生的當年就害病死了,所以自然遷怒的就是福金和八哥兒了。”
趙檉想了想,道:“娘,你覺得明達皇后是否真的……”
鄭皇后搖了搖頭:“怎麼可能,若說旁人我或不知,但對她卻是十分了解,蓋不會行此齷齪事,何況那守外門的小兵又哪裡有行事機會,還有二哥兒你不覺得福金和八哥兒在容貌上,都與官家有相像之處嗎?”
趙檉仔細回想確實如此,不由點了點頭。
鄭娘娘又道:“其實我倒是覺得……官家也未嘗不知他所想的那些都是子虛烏有。”
趙檉道:“既然如此,爹爹又為何這般對待福金與八哥兒?”
鄭娘娘嘆氣道:“臉面上過不去罷了,想的越多越過不了心結,覺得明達皇后既然入宮,就不該思憶過往之事,更不應在那些詩句小文裡,寄託情懷。”
趙檉笑道:“爹爹倒也沒錯,不過卻可憐了福金和八哥兒。”
鄭娘娘道:“八哥兒本身年歲已大,到了出宮開府的時候,雖然被貶為庶人,不過官家以後應該還會恢復他爵位,官家也只是一時想不開而已。”
趙檉搖頭道:“八哥兒我倒不擔心,扒去了爵位未嘗就是壞事,只是福金嫁與蔡家……”
鄭娘娘道:“二哥兒要說什麼?”
趙檉笑道:“娘,福金不想嫁給蔡鞗,孩兒也不想她嫁與蔡家!”
鄭娘娘奇怪道:“雖然說蔡家不是勳貴,但一門二相,將來說不得會再出一相,門庭已是頂尖,福金為何不願嫁?二哥兒你又和蔡家有什麼仇怨?”
趙檉道:“福金小時喪母,是母親照顧她長大,說起來與親女也無甚區別,她不願嫁,我不問理由,至於蔡家,早晚是要倒的,福金嫁過去,是害了她。”
“蔡家……會倒?”鄭娘娘瞅著趙檉:“二哥兒,你說此這話可有依據?”
趙檉笑道:“娘,你就不要問了,總之我不會讓福金嫁去蔡家的,而且這事也不可能去求爹爹,求了爹爹也不會同意,說不定更要惱怒發火。”
鄭娘娘沉默半晌,道:“二哥兒,你要幹什麼?”
趙檉笑嘻嘻地道:“娘,你說我還能幹什麼?”
鄭娘娘聞言神色嚴肅下來:“你……你又想像當初偷偷帶走小蘋那樣,將福金帶出去?”
趙檉點了點頭。
鄭娘娘道:“二哥兒,你可要知道,福金與小蘋不同,小蘋當時在你宮中,而且官家根本都不記得她是誰,想個法子就會遮掩過去,帶也就帶了不過少個宮人罷了,但福金是帝姬,是要下嫁給相門蔡家的,此事滿朝皆知,百姓都有耳聞,一但失蹤不見,必然會是軒然大波,官家震怒不說,怕是朝堂都要震動。”
趙檉笑道:“娘,我不管那些,福金不能嫁去蔡家,你給我找個箱子袋子什麼的,就說賞賜下我東西,我把福金帶出去。”
鄭娘娘瞅了他片刻,臉現無奈神色,長長嘆了口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