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在精而不在多,耶律大石正常歷史發展下的西征只帶了一萬五六千騎,他在可敦城得兵兩萬,留下五千鎮守,剩餘西征。
趙檉剛剛奪取了西夏,兵強將廣,既精又多,戰馬無數,錢糧廣闊。
便從自家帶來西寧的三萬人裡擇取一萬,又去信給興慶府的杜壆,叫那邊再選兩萬,都是騎兵,直接西去,定在陽關外匯合。
至於大將,他帶過來這邊的魯達、武松、楊志、秦明、呼延灼五人全部隨軍。
興慶府那頭則叫李彥仙領著,將官帶了索超、郭盛。
又隔一日,兵出西寧城,直奔陽關方向而去。
趙檉並沒有在中軍之內,而是騎馬於隊伍前方,小趙諍坐在他身前,好奇東張西望。
“爹爹,是要去打仗嗎?”小趙諍雖然小,卻是知道打仗的事情。
趙檉道:“馬踏之處,盡是王土。”
小趙諍聽不太懂,撓了撓頭。
趙檉手上鞭子又向前一指:“王鞭所向,皆為征服。”
這句小趙諍聽懂了,望著趙檉露出崇拜神色:“爹爹,我長大了也要帶兵,也要王鞭……征服!”
趙檉笑了笑,眯起雙眼:“那就先從回鶻開始好了。”
麗雅娜扎聞言瞪向他,他裝作沒有看見,一夾馬腹,大肚子蟈蟈紅竄向前方,發出一聲長嘶……
隊伍直走隴右通道,一路之上那些小土軍城還在,與多年前趙檉來過時一個模樣,並沒有太大變化。
甚至有些守軍還是當年的人,只不過那時趙檉才十六歲,如今將近十載過去,這些軍兵不少都老邁了,可卻都認識趙檉,見面跪下行禮,山呼二大王千歲千千歲。
待到當初發生戰事的城池邊,趙檉衝著一指,對小趙諍道:“這便是為父與你孃親相識的地方。”
隨後繞去城前,趙檉停下馬蹄,陷入回憶,麗雅娜扎也思想起來,當年就是在這裡,趙檉一槍刺飛了她的面紗。
盤桓片刻,大軍再次奔行,直到了隴右都護府最前端,節占城的所在。
節占城比那些小土軍城要大上一些,不止駐軍,還有些商戶百姓存在,算是青唐這一線商路的重要端點,因為過了這裡就不再是大宋的地界,而進入回鶻邊緣。
趙檉帶兵在節占城休息一晚,第二日並沒有直接踏入回鶻境內,而是沿邊境線上行,往陽關而去。
再隔一日,抵達陽關古城外,李彥仙卻是率兵早到了。
兩軍合為一處,在這早已經廢棄的陽關城中商議戰策。
雖然趙檉此刻比正常發展下的耶律大石人多,但大宋卻不比遼國對回鶻有威懾力。
遼國在北疆西域等地的威名是要遠高過大宋的,甚至早傳去中西亞細亞、歐羅巴等國度,都知道契丹的強大。
所以,哪怕趙檉軍兵多少倍數,也未必會隊伍過處,皆出城納首投降。
打肯定還是要打的,只有打疼了,才會叫對方知道厲害,知道什麼是誠服和低頭,所謂尊重都是打出來的,不是靠著巧舌如簧哄來的,就算能哄來也不會長久。
麗雅娜紮在桌邊沉默道:“真的要戰?”
趙檉道:“都要把你抓起來送給東喀喇汗了,怎能不戰!”
麗雅娜扎沉默不語,她此番其實是從高昌城逃出來的。
一開始只是回鶻戰敗,東喀喇汗緊逼,但回鶻也並非一點抵抗之力都沒有,不過處在劣勢,損傷了些元氣,還是可以繼續打的。
可這時東喀喇汗忽然提出停戰條件,回鶻朝堂立刻心思大動,畢竟當下情況停戰最好,繼續打下去後果難料,極大程度會有破國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