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雅娜扎擺弄了一下手上書本,小聲道:“兵法,就是有些字兒不大認得,想著回去後再問你。”
趙檉納悶道:“什麼兵法,拿來我看。”
麗雅娜扎將手上書本遞了過去,道:“在城內的書鋪買的,價錢很貴,那店家說若不打仗,這種兵書不可能拿出來賣。”
趙檉接了書本一看,封皮上只寫了秘本兵法四個字,他開啟瞅了幾眼,卻原來是本手抄的檀公策。
檀公就是檀道濟,東晉末年人,劉宋的開國元勳,世之名將,大軍事家。
其為劉宋開國皇帝劉裕信臣,隨劉裕南征北戰,立下不世戰功,官至大司空、開府儀同三司,又任過徵北將軍,徵南大將軍等軍職。
後世流傳的三十六計,便出自檀道濟之手,為檀道濟研究古往今來奇謀編撰成書,三十六計原本名稱就叫做檀公三十六策。
只是這檀公三十六策,在很長時間裡都屬於秘本兵法,不像孫子、吳子、六韜三略、甚或本朝的武經總要,都刊印過,流傳在朝內和軍中上層。
檀公三十六策,自南朝宋傳襲下來,幾乎都以手抄為主,並沒有刊刻過書本。
而這世傳的手抄本往往不全,大抵將三十六策,分為六六之數,以六策便為一秘本,想要湊全,便要反覆搜尋。
尤其是最後的敗戰計六策,極難得到,很多苦研三十六策者,即便知道其敗戰計六策名稱,但因沒見過檀公釋義,總是揣摩不得要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麗雅娜扎這本檀公策同樣是六策本,上面記載的乃是三十六計第一套勝戰計,分別為第一策瞞天過海,第二策圍魏救趙,第三策借刀殺人,第四策以逸待勞,第五策趁火打劫,第六策聲東擊西。
趙檉翻看了片刻,這抄本還算良心,六策釋義之上,並未有太大偏頗。
他將書本還給麗雅娜扎,道:“這檀公策共有三十六數,你這本只有六數,乃是開頭的六策。”
麗雅娜扎道:“那書的店家也說了,並非足本,其它需要再去搜尋。”
趙檉點頭:“這書我記得熟,倒是可以不看書本就講給你聽。”
麗雅娜扎驚訝道:“李將軍讀過這兵書?”
趙檉笑道:“自小就讀過,倒不曾忘,我剛見這書抄的還有些許瑕疵,不如我直接教伱更為穩妥。”
麗雅娜扎道:“那卻是最好,我讀著有些生澀,就算一些字認全了,也怕領略不當,誤解了其中意思。”
趙檉點頭道:“回鶻沒有兵書嗎?”
麗雅娜扎搖了搖頭:“偶爾得見,亦都是宋國和波斯傳過去的,不過和這種又不一樣,讀起來更加艱澀難懂。”
趙檉笑道:“那我現在就講給上官將軍聽。”
隨後他便從第一策圍魏救趙講起,待六計全講完之後,天色已經微微現出了一點魚肚白。
麗雅娜扎一直聽得聚精會神,哪怕趙檉說完,亦是坐在那裡回味許久,趙檉笑道:“你可以再對照這書本研究,戰場之上虛虛實實,沒有不變的道理,兵書是死的,人卻是活的,不能拿死的兵書去生搬硬套活人就是。”
他說完之後,轉身就要向外走。
麗雅娜扎忽道:“其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