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陽問:“經營情況如何?”
馮亥生道:“紫金山道觀每日有香客八十人左右,可做到盈利,平日生活也能做到自給自足。天后宮與天妃宮有官府固定的補貼,但香火一般,每日遊客量巨大,但上香的人只有不到五十人。香火最旺盛的,是清風觀與陵山道觀。清風觀每日遊客超過四千人,上香的遊客接近兩千人。陵山道觀差不多。”
“而下面的幾個區……”
馮亥生侃侃而談,各種資料信手拈來。
眾人表情更不好看了。
蘇會長四人則是心裡暗自冷笑。
這小子,真不會做人。
誰看不出來,馮亥生是他刻意安排的?
這份刻意,簡直不能再明顯了。
馮亥生說完,陳陽微微點頭,說道:“陵山的情況,應該就是整個江南的情況。”
眾人點頭附和。
“清風觀建觀時間也不久,但卻成為了陵山數一數二的道觀,各位有沒有想過,為什麼?”
“其實很簡單,清風觀懂得如何經營道觀,在這一件事情上,清風觀是專家。”
“今天我也特地請來了清風觀的住持,法明道長,接下來,由他為大家分享一些經驗。”
法明道:“各位會長好。”
“今天受陳會長的邀請,我說一些關於道觀經營的經驗,全當是拋磚引玉,各位若有更好的建議,也歡迎提出。”
“當初祖師爺建造道觀時,其實只是想有一個居家之所,恰好又遇見貴人,資助了道觀建築的所有費用,這才有了清風觀。”
“清風觀歷經數十年,能保持今天的規模,一是祖師爺維持的人脈,其次便是各大法會上的造勢,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很多人來清風觀,都是帶著困擾來的,師父幫助這些人解決了困擾,自然也就收穫了一份香火。但這需要時間積累,無法一蹴而就。”
“當然,現在時代發展的很快,我更建議,多多打廣告宣傳,這是最好的方式。”
法明說的較為簡略,並未詳細說太多。
但他們都不笨,知道法明要說的重點在哪裡。
“陳會長。”蘇會長又開口:“我認為,法明住持說的話,並不是非常的合適。”
陳陽道:“哪裡不合適?”
蘇會長道:“道觀是道門的清靜之地,是弟子們的修行之地,豈能為了賺取香火錢,而刻意的去宣傳?這麼做,實在是有些侮辱道觀了!”
“為什麼不能宣傳?”陳陽道:“清靜之地,與宣傳,有什麼衝突嗎?曾經有一位道友對我說過一句話,我覺得很有道理。”
“他說,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並不耽誤弟子們修行。”
“你見佛門宣傳了沒有?他們也宣傳了,你見佛門的弟子,修行上與我道門有什麼差距?有,差距很大,我們道門的弟子,還需要努力很久,才能追趕彌補上這份差距。”
“用心經營道觀,去打廣告,吸引別人前來,這並不是什麼可恥的事情。”
“如果還按照老思想,按照你們所想的順其自然,很多道觀就真的只能靠官府的補貼活下去了。更不要說,有閒餘的資金去修行。”
“久而久之,這份惡性迴圈下,道門,恐怕要湮沒於市井。”
他盯著蘇會長四人:“從今天開始,必須要改變現狀。”
“十三個市,你們每人選兩個,我給你們一個月的時間。一個月內,我要看見這些市的道觀香火,增長幅度至少超過一倍。如果完不成,你們自己卸任。”
聽此話,四人頓時就站了起來。
“陳會長,你是在故意刁難我們!”
陳陽瞥他們一眼,繼續說道:“剩下的五個城市的道觀,由我接手,一個月內,增長幅度沒能超過一倍,我自己卸任。”
說完之後,靜靜看著他們。
蘇會長後悔自己話說早了。
陳陽不是故意刁難他們,而是看他們敢不敢賭。
“陳會長,你拿一個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讓我們去做,有意義嗎?”
“誰告訴你不可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