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路上,林小婉想起來姥爺墓旁奇怪的石堆,忍不住問舅母。
柳蓮花聽她形容了立馬反應過來那是什麼,沉默了一瞬,跟她解釋道:“那是給你姥姥留的墓。”
水牛村的慣例,大部分老人會在生前就準備自己的後事。
劉宗當時下葬的時候,王姥姥就說要圈出這塊兒地來,百年以後她就埋在丈夫的身邊。
柳蓮花對自己的這個婆婆,一直是敬重且感激的,她從來不像別人的婆婆那樣對自己有任何挑剔或者不滿,對她好的像第二個親孃。
以前她也這麼問過丈夫,當她從丈夫嘴裡知道這件事的時候,柳蓮花是有點難過的。
林小婉聽了也沉默了。
她有點敬佩姥姥姥爺一生一世一雙人,生要同寢,死要同穴的這種感情。
兩個老人一生都舉案齊眉,夫唱婦隨,林小婉看了看身邊的郭承翎,心裡想:她們也會像姥姥姥爺這樣嗎?
因為這個小插曲,後面一路上,林小婉都沒有再主動說話。
她們到家得時候,劉氏都已經做好飯了。
見幾人回來,忙催著她們去洗手,準備吃飯。
因為是她們在這待的最後一天的緣故,菜色很豐盛。
從山上下來,劉耀祖還記得妻子的叮囑,去村子裡的屠戶家裡買了肉,又買了豆腐。
中午的菜就是麻婆豆腐,小蔥拌豆腐,煸豆角,青菜炒肉,豬肉燉粉條,還燉了一盆雞湯。
飯桌上,林小婉觀察姥姥的神情,見她表情不似去時那麼沉重,面容帶笑,眼神明亮,也沒有什麼陰霾,這才放下了心。
吃過飯,眾人都各自回屋歇晌。
劉氏再一次不死心的問母親,“娘,你真的不跟我回去,去我們那住兩天嗎?”
王姥姥嗔怪的看了女兒一眼,“不是都說好了不再提這事兒嗎?娘不過去了,你要是惦記我,多回來看看我娘就心滿意足了。”
劉氏有些難受,分別在即,她難免傷感。不死心的繼續勸說母親跟她一起走。
“離這麼遠,我就是想過來,也不太方便。您就跟我回去住段時間吧,這麼多年,我都沒能怎麼在您跟前盡孝,好不容易熬出了頭,您就給我個機會,讓女兒好好儘儘孝吧。您就答應我吧,娘。”
王姥姥握住劉氏的手,伸手將她耳邊散落的碎髮別到耳後,神情溫柔。
“你有這份兒心娘心裡就知足了,這麼多年你過得也不容易,娘心裡知道,也不怪你。我年紀大了,指不定哪天眼睛一閉,就睜不開了。娘是怕啊。”
王姥姥說起生死之事,一臉的從容,沒有畏懼,也沒有害怕,只是平靜的接受。
“我怕我要是在你那沒了,下去了就找不到你爹了,我得守著他,不能走。你爹說了的,他在那邊看著我,等到我去了跟我一塊兒走,下輩子還做夫妻。娘不能跟你走,娘哪兒也不去,就在水牛村守著你爹。”
劉氏泣不成聲。王姥姥嘆息著給她擦眼淚,“傻囡囡,哭什麼。都多大人了,婉婉還在旁邊看著呢,羞不羞,嗯?”
劉氏抱住母親,心裡難受極了,哽咽著叫了聲“娘”。
王姥姥見女兒這樣,她也難受,她攬住劉氏,一下一下的拍著她的背,像小時候哄她睡覺那樣安撫她。
王姥姥不是不想跟女兒走,可她不能走。
她這一輩子,最愛的人就在水牛村,她要是去了,卻不是在他身邊去的,下去之後,宗哥怪她怎麼辦?她不能這麼做。
劉氏理解母親的堅持,從小她就知道,母親心裡,爹爹總是排第一的,接下來才是她和弟弟。
她並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好,每每別的孩子說起來自己父母天天吵架,一言不合就動手的時候,她都覺得自己無比幸運,生在一個爹孃恩愛和睦的家庭。
劉氏理解母親,心裡卻控制不住的悲傷。
她娘這一輩子過得太苦了,她也是個不孝的女兒,長這麼大都沒讓母親跟著她享過一天福。
劉氏不再勸王姥姥了,她擦乾眼淚,把床上的被褥揭起來拿去拆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