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班和復讀班的學生都是種子選手,學習成績普遍都比較優秀,大部分都能考上一本,最不濟也能考上三本。
像復讀班的三個班級,每個班基本上有半數的學生能考上重點大學。
所以這些班的學生在全校師生眼中都有一種高高在上的優越感,因為能分到這些班級,就意味著兩條腿中有一條已經邁入到本科院校裡去了。
但是,不管是快班、復讀班、平行班或者是慢班的同學都不敢有絲毫的放鬆,早自習的鈴聲還沒有響,大部分的學生就已經坐在班級裡大聲地晨讀了。
那些有力的讀書聲,是高考前衝刺的吶喊,也是與命運作的最後一次抗爭。
朗朗的讀書聲透過窗戶,天花板和牆壁,衝到了半空中,是吶喊,也是哀怨,撞擊空氣的聲音是那麼的驍勇和有力度,分明就是一種要扭轉乾坤的態勢。
葉子榮走進了教學樓,被這欣欣向榮的晨讀景象所深深地震撼著,心裡卻是懷揣著一絲不安的情緒。
雖然葉子榮不愛學習,但是他也不希望同學們太愛學習了。
雖然他會曠課,也會請假,但是他有考上好大學的信心。
很多莘莘苦讀的學子,卻都衝刺在獨木橋上,一不小心就掉進了溝裡,與自己嚮往的大學失之交臂。他們要麼是復讀一年,浪費一年的青春,要麼是離開校園,走上社會打工。
苦讀的學生不一定能考上好大學,愛玩的學生也不一定會落榜,這樣的例子葉子榮不知道聽說過多少回了。
華夏的素質教育早在十年前就已經提出來了,卻沒有得到有效的落實。有現實的原因,比喻窮困地區能考出個大學生都不容易,哪裡還顧及得了什麼素質教育?也有體制的原因,在體制的禁錮下,教育只會被牽著鼻子走。
葉子榮卻希望現在的學生能夠衝破體制這道障礙,用心學習,用心領悟,不要做學習的奴隸,也不要做知識的搬運工,而要做知識的加工者和創造者。
走在教學樓三樓的走道上,葉子榮仍然還在思考,等考上了名牌大學,一定要抽個時間把自己的學習方法與大家分享分享。
雖然他平時是用神識來學習的,但是透過神識,他也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這套學習方法在他看來還挺管用的。
可是剛要走進教室,他卻被迎面走過來的左青城同學給撞了個正著。
“葉子榮,你今天總算是來了!”左青城臉上雖然夾雜著一絲恐懼,但卻仍然有著難掩的囂張跋扈之勢。
“原來是左青城同學,怎麼?怕我不來啊?”
“那倒不至於,你既然敢讓黃志強來學校找你,我就知道你一定會來的,只是,只是你來得有點遲了!”左青城眼神恍惚,話裡有話。
“怎麼個意思?”葉子榮問道。
“待會你就知道了。”左青城說完,用力地一甩胳膊,大踏步地走了。
“才過了幾天,這小子又囂張起來了。”葉子榮也搞不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
“子榮,你趕緊過來一下!”正在這個時候,何波明突然從教室裡走了出來。
“怎麼了?何老師。”葉子榮滿臉疑惑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