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中有一半都是柳如是的功勞。
「等再過一兩年,文公公不說封侯拜相,以文公公的功績,封個千歲是綽綽有餘了。」柳如是笑道。
「這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咱們能為皇上分憂。」文世忠說道。
「這話說的對,若是舉國上下都像文公公這樣想,大炎何愁不興旺發達呢?」柳如是說道。
「還是少了柳大人這樣的人啊,柳大人這等聰明才智,卻只在幕後,屬實是屈才了。你就應該到臺前來,在朝堂之上為皇上獻策。」文世忠說道。
「罷了罷了,我這人一向喜歡獨來獨往,也就是和文公公聊得來。接觸了那麼多官員,也沒見誰有文公公這等覺悟的。與其去朝堂之上對牛彈琴,倒不如現在這般清閒。」柳如是說道。
「柳大人也不清閒啊,整日繁忙,我有時候也找不到你人呢。」文世忠笑道。
「哎,最近確實清閒了。等開年以後,又得咱們忙咯。咱們要實行土地改制,肯定會有很多老頑固反抗的。」柳如是說道。
「誰敢反抗,柳大人抓進天牢就行了。」文世忠說道。
「我指的不是朝堂上的人,而是那些手握土地的大地主們啊。」柳如是說道。
「就先從京城周邊開始,誰敢反抗
,我帶禁衛軍去平了他們。」文世忠說道。
「甚好甚好。」
如今禁衛軍早就不歸蕭歆柔管了,因為皇帝看出了她的心思,她是偏向蘇玄的。
這一年來,禁衛軍的大權,自然也就被文世忠奪過來了。
年初,朝廷頒佈新的法令,將天下所有田地,都平均分給所有的農民。
同時還頒佈了一系列安撫流民的政策,然流民們不要再燒殺劫掠,放下屠刀,可就地落戶。
只要他們願意迴歸農田,進行耕種,朝廷也就不會再追究他們之前的罪過了。
這法令一經頒佈,舉國震動。
士族豪強階層們,哪裡願意將田地還給農民?
而那些流民們則仗著朝廷新頒佈的法令,開始在民間與豪強們抗衡。
流民聚在一起,少的幾百人,多的有上萬人。
這種力量,也不容小覷了。
士族豪強們立馬聯絡當地的官府,鎮壓流民。
流民們已經流浪了一整年了,活下來的,哪一個不彪悍?
那些柔弱的,早就死在流動當中了。
矛盾一觸即發。
文世忠得知訊息之後,立馬親自率領禁衛軍,前往京師周圍,替農民們做主。
京城周邊那些大地主們,手中的實力不容小覷。
有的實力雄厚的,光是家丁就養了好幾千人。這些家丁名義上是家丁,可實際上就是私兵了。
然而,他們也不可能是正統軍隊的對手。
文世忠在京城最近的一座縣城內展開了針對士族豪強的屠殺。
一日之內,
那縣城血流成河,舉國震驚!
 看完記得收藏書籤方便下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