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延實到底是何許人也?
他是衛國的大將軍,總領祁連軍,接連兩任衛帝,皆對其青睞有加,極其放心,他就是衛國最忠心,也是最堅實的一塊盾牌,由他坐鎮的地方,就永遠也不需要擔心是否會失守這個問題。
這是衛國這一次出動的三路將軍之中,名氣最大的一位,哪怕是現在堪稱如日中天,風頭一時無兩的謝厚胤,在很多衛國人的心中,仍然是比不得這位經驗豐富,為衛國鎮守邊關多年,極擅防守,從未出錯的老將。
就在屋內的氣氛一時沉寂下來的時候,一直站在左邊盯著面前的沙盤,沒有說話的曹焱,突然轉過身,朝著一旁的顧玄抱拳道:“末將願為王爺分憂!”
竟然主動請纓,前往人生地不熟的燕州,與呼延實這位以穩重著稱的老將交手,不得不說,他的確是一個極度自傲,並且非常喜歡與真正的強者過招的人。
亂世,即是他這種人的盛世。
若不踩下一顆足夠有分量的人頭,又如何能顯出他曹焱的厲害呢?
其餘人見狀,皆轉頭望向顧玄,哪怕是作為這次戰事總指揮的藍雲軒以及副指揮使的陸議,也不例外,因為屋裡的眾人都明白一件事,那就是這裡能做主的到底是誰。
顧玄看著眼前的年輕人,感受著對方眼中噴湧而出的熊熊戰意與強大的自信,微微額首,說道:“如果是你,本王放心。”
這是何等的誇讚?
這是何等的信任?
曹焱心中激盪不已,當即再度以更加恭敬的態度深深鞠躬行禮,大聲道:“若負王爺重託,末將必提頭來見!”
顧玄立刻上前一步,伸手扶起了曹焱,口中寬慰道:“莫再說這種話了,大涼日後需要你的地方,只會很多,此事,盡力而為即可。”
這番話雖然相比之下就要說的喪氣了一些,甚至可以說有些不信任,但情真意切,而且更多的是寄予厚望,這其實更讓曹焱感動。
士為知己者死,是這個道理,懂你,比什麼都重要。
正當他還要再說些什麼的時候,顧玄立刻道:“好了,需要多少人,說吧。”
曹焱也不是小家子氣的人,當即就收拾了心情,然後轉頭指著沙盤上各處的兵力佈置,侃侃而談道。
“其實衛國人手裡能調動的兵馬也不多,燕州一戰,他們雖然卓有成效,但自己的損失,亦是不小,我大涼的四支邊軍,可沒有一個是軟柿子,他們雖然一直在勝,但那都是靠著人命堆出來的戰績,真實的衛晉聯軍,遠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可怕,都是一個腦袋兩條胳膊,誰也沒多生一個腦袋,狹路相逢,靠的就是膽魄,敢出刀,就有贏的可能!”
這番話,算是鼓舞了士氣,再說羅剎族本就是沒腦子蠻幹的種族,一旦瘋起來,前面是天王老子他們都敢砍過去,其實需要的就是關鍵時候推他們一把而已。
曹焱指向沙盤上燕州的地方,繼續道:“言歸正傳,之後他們又要繼續進攻涼州防線,更是帶走了絕大部分的兵力,當然了,這樣一條綿長的補給線,他呼延實手上就算有再多的兵力都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更別說衛國主力絕不可能給他留下超過八萬兵馬,而且末將認為,一旦前方的補給囤積有三天左右的量,或許他們就要選擇畢其功於一役,與撤回涼州的熊羆軍展開決戰,到時候就連呼延實自己手上的兵馬都要前往涼州馳援,我們的時間,不多了,就這幾天而已,所以必須立刻出兵,末將要的人也不多,三千便足夠了。”
正在顧玄盯著沙盤認真思考的時候,站在曹焱對面的羅剎族諸將卻是一片譁然。
伊華沙到底翻譯還是慢了一些,一直到這時候他們才聽懂。
按照這個黑衣將軍的說法,對方少說都有七八萬人,這可是他自己想到的,可這位曹將軍剛才說要帶多少人,三千?
三千打八萬?
這不是蜉蝣撼樹麼?
然而顧玄在仔細地思考了數息之後,卻是抬起頭,看著對方的眼睛,認真地道:“若是你覺得夠了,那就一定是夠了,本王相信曹將軍絕不會是信口開河的人!”
事實上,能讓顧玄說出這句話的原因,全是因為曹焱剛才所作出的推論和分析,這完全符合他與陸先生私下裡推測出的衛國軍隊下一步的走向,這證明對方不光是武力出眾,而且是一個對戰爭走向和局勢把握極其準確的聰明人,換言之,他就是一個天生的將才,這種人的自信,是來源於自己的實力,而不是盲目的自大,他認為要帶多少人,就一定是經過了縝密的推算之後所得到的結果,絕不會是信口開河。
曹焱哪裡能想到對方剛才竟然想了這麼多,他只是趕緊謝恩到:“末將先謝過王爺的信任!”
顧玄坦然地受了這一禮,陡然輕喝一聲,道:“曹焱!”
曹焱立即單膝下跪,低頭答應道:“末將在此!”
顧玄猛地一拂袖,面目威嚴地道:“本王允你現在便可去往校武場,城內所有士兵,你任選三千帶走,如還需要其他任何一人,也可一併帶走,任何人不得阻攔推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