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百年,連鍾媛瓊已經感應到了接引之光,陶紫這裡,依舊沒什麼反應。
她也不急,安閒的享受著難得的時光。
晟揚飛昇後,齊琛搬去了央前殿,將對照殿留給了新任峰主陸燕珺。
陶紫的洞府一擴再擴,擴無可擴,她乾脆又將天瑜峰附近的兩座山峰收歸己用。
溫柔人行蠻橫事,宗中卻無太多不滿,因為陶紫將這兩座峰當成了傳道受業解惑、教導弟子的地方,教導的還是全宗真心求學的弟子。
掌門王正端簡直樂壞了。
兩座峰互為伴峰,不分主次,相隔極近。
很好,陶紫大筆一揮,兩峰的名字便有了著落,一為醫,一為藥。
醫是醫師,以治病救人為己任;藥是藥劑,以配製研發新藥為要務。
二者相輔相成,互為依仗。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是原來凡俗世人的道德修養,也該是我等出入凡塵的心胸。”陶紫聲音柔和,恰如春風習習,這般親自授課,眾弟子認真以待:“醫者,藥者,首先要有的是一顆仁心,有仁心,行仁舉,無愧於天地,無斥於道心。”
醫者、醫師在辰華界並不算陌生,比如智苦大師至今仍是辰華的第一醫師,但藥劑師這個稱呼,卻是由陶紫明確提出。
且甫一提出,就引起了軒然大波。
原來寧心道君之所以手段頻出,竟是有藥劑輔佐。原來那些似丹藥又不是丹藥的東西,可做成丸藥,可做成水的東西,叫做藥劑。於是,合虛宗內,甚至宗外,都掀起了一股求學潮。
藥劑和藥劑師,漸漸在辰雲界落地生根,發揚光大,大放異彩。
藥峰上,每隔十年會收取一屆弟子,每屆人數限定三千。優異者會留在天瑜峰,成為陶紫的助手,或是她弟子的助手,即便留不下,也多了一門技藝傍身,其他各峰頭都是搶著要的。
對於沒有師承、沒有背景的弟子來說,他們能獲得的助益實多。
陶紫想起俞晞曾祖的開明心胸,亦是想把藥劑事業發揚光大,兩峰初建之時,所有課程設立、弟子選拔、考試科目,都是她親力親為。
而後,待一切走上日程後,她將兩峰的管理都交給了彭繼,她的關門弟子。
道修的認知裡,這些弟子聽了陶紫的課,陶紫授予他們技藝,他們便算是陶紫的弟子,陶紫倒是也沒有反駁過,不過要區別於幾個嫡傳弟子,最多也只是記名弟子罷了。
也正因此,陶紫成了擁有宗內弟子最多的道君。
陶紫想起她的四個親傳弟子,大弟子圓融沉穩,成了峰主,承了自己的陣道;二弟子性格溫和,沉迷於符籙,還頗有建樹;三弟子每日裡習劍不輟,倒是成了個心無旁騖的耿直劍修;而四弟子,則繼承了自己煉丹製藥的衣缽。
如此,自己也算是無愧於先祖、樓皓月和師尊了。
不過說起師尊,陶紫就有些頭大。
晟和當日的迷航自然不會太久,介面穩定後,聯絡恢復暢通,師徒幾個再見自不是難事。
可誰知,叫晟和看見了司逸造的破界靈舟,且在煉器一途,晟和對司逸有著師徒之宜,司逸回來,自然少不得要孝敬一二。
這一孝敬,就孝敬出了足足能壘滿半座山的煉器之材。
晟和仰天大笑,然後匆匆閉關。
二十年後,一艘星際戰艦加一艘星際飛船便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