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4年,秋,渤海。
海岸線天際,一縷光芒漸漸從海平面地下對映出來。天空中露出了些許的魚肚白。紅色的火球,漸漸從海洋中,緩緩躍起。
汪洋大海中,一塊礁石孤獨地屹立出海面,遠處,密集的黑點,在慢慢地移動著。
視線逐漸拉近。伴隨著一陣海風拂過,戰船的風帆被高高揚起,在風的鼓動下翩翩起舞。一望而去,是數百艘遮天蔽日的巨大戰船,在清晨陽光的照耀下,整齊的建制隊形,傲然地,向著大洋彼岸駛去。
艦隊中央,是一艘體型相對小巧的輕型戰船,戰船的桅杆上方飄動的軍旗上,用蒙古文寫著一個大大的“元”字。船頭,一位身材高大的蒙古人傲然挺立。他的右手按著懸掛在腰間的佩刀,身著一身蒙古戎裝。
“忽敦將軍,前方發現幕府艦隊。”身後一位士兵跑過來跪在地上。
“這麼快?”他輕輕拍了拍腰間的佩刀,嘴角略微揚起一絲弧度。
1259年,大元統治者孛兒只斤蒙哥在進攻南宋的合州戰役中遭遇南宋軍的頑強阻擊,在戰鬥中,蒙哥被南宋軍火炮重傷,在經過了蒙古軍隨行太醫的搶救之後,暫時脫離生命危險,隨後被送回大都。
此後蒙哥便陷入了長時間的無意識沉睡,太醫無論透過何種方法,都無法使蒙哥恢復意識從昏睡中醒來。國不可一日無主,在蒙古貴族的擁護下,蒙哥的弟弟,孛兒只斤忽必烈成功上位,成為了新一任的大元最高統治者。
此時時間已經走過了十五個年頭,在這十五年中,蒙哥一直處於無意識的昏睡狀態,為了對外穩定人心,也為了自己對大元帝國的有效控制,元政府對外宣告了蒙哥的死訊。忽必烈找遍天下良方,希求著拯救兄長的性命,努力了十多年,卻絲毫沒有起到一點成效。
一年前,苦求無果的忽必烈開始將希望寄託在民間的巫術身上,他不斷地從民間蒐集各類古老巫術。最終,一位年老的巫術師主動覲見了忽必烈。
他向忽必烈分別呈交了一份畫卷與地圖。畫卷上,是一艘艘小舟,小舟載著幾千餘名身材矮小的孩童,行駛在洶湧的海浪之中。在波濤洶湧的浪濤裡,隱約能看見一座龐大的宮殿,屹立的海平面上方。最前方的小舟之上,站立著一個書生打扮的身影,他極目遠眺,看著那屹立於海浪上空的巨大建築。
傳聞秦朝方士徐福上書始皇,言東海之地,有蓬萊仙境,仙境之中可獲取不死之術。秦始皇為求得長生,遣三千童男童女,隨徐福一同遠渡重洋,尋找蓬萊仙境。
畫卷之中,所描述的,便是這一場景。
巫術師向忽必烈說明了蓬萊的真實存在,並告知其中的長生之術可挽救蒙哥性命。
忽必烈聞言大喜,隨即修國書致鎌倉幕府執政北條時宗,以共求長生之術為名,約以共同出兵。
北條時宗懾於元朝強大,又出於內心的貪婪,遂派遣一支由漁民小船組成的幕府艦隊,與約定地點,與元軍集結。
從地圖上所標示方位,兩支艦隊在關島附近海域完成會合。
甲板上走來一位身著和服的中年男性,身後被一群武士所簇擁著。他走到忽敦身前,恭敬地向忽敦彎腰行禮。忽敦向他擺了擺手。
“一切準備都做充足了麼?”他問著眼前這位身材矮小的日本人。
中年男人再次恭敬地彎下腰。“所需的祭品,都為大人您準備好了。”他操著一口生硬的蒙古語。
他看了看忽敦,滿臉堆笑。“對了,還沒有跟大人介紹在下的名字。”
“不必,我不願知無名之輩。”忽敦冷冷地說道。同大多數蒙古貴族一樣,他自小崇尚強大的力量,在他的眼裡,這個天下只有強者和弱者之分,而弱者,是註定要被強者所消滅的。在他的眼裡,遠在大元海岸另一邊的這個島國就是一個純粹的弱小國家,因而打心裡瞧不起大和民族。尤其是眼前的這個身材矮小弱不禁風的男人,即使是作為此次前來與元軍進行協同行動身份最高的日本使者,但在忽敦看來,他的生存價值意義,還不如他身後的那一群武士。
中年人的笑容頓時凝滯,他愣了幾秒,隨即回過神來,他尷尬地一笑。“那在下就先不打擾大人您了。”他朝身後的武士揮揮手,慢慢向後退去。
他轉過身,臉上的笑容化為了被輕視的深深的憤怒。
風力漸漸大了起來,海平面開始翻滾起連番不斷的海浪。出於安全起見,所有的幕府艦隊小船都用鐵索緊緊鎖在了元軍巨大戰船周圍。
忽敦站在甲板上,天空的太陽正在慢慢退去光芒,遠處是一片陰沉的黑壓壓的濃厚雲層。他的眉頭緊鎖。
“怎麼樣了?”他問站在身後的一名將領。
將領呈上了復刻的蓬萊所在海域地圖,他取出身上攜帶的羅盤,確定了一下現在艦隊所在的方位,然後指了指其中標示蓬萊仙境的小紅點。“稟將軍,我們已經在這個地方附近。”
忽敦低頭沉思。“把那個日本矮子叫過來。”
中年男人在士兵的帶領下一路小跑,來到甲板上。
“大人,有何吩咐?”
忽敦示意身後計程車兵退下。“北條時宗還好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