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這邊想事想得出神,那邊的簡傳卻是覺得自己被無視了,很是不滿……雖然說二人之間沒有什麼從屬關係。但他好歹也是政府官員,對方這種態度,著實令他不喜,於是便乾咳了一聲:“慕容小姐,上個月,我們接到大昭寺的一份報告,說是已經準備進行大昭寺濟珠活佛的尋找轉世靈童的工作了,但是還缺少一些活佛生前佩戴的信物或者法器。報告中提到伏魔鈴,說那是活拂加持了幾十年的法器。對於尋找轉世靈童大有幫助。”
轉世靈童是藏傳佛教特有的傳承方式,起源於公元13世紀西藏佛教噶瑪噶舉派該派黑帽系首領圓寂後門徒推舉一幼童為轉世繼承人,從而創立了活佛轉世的辦法,此後各教派先後效法。公元14、15世紀之交,藏傳佛教格魯派創立,並逐漸形成了**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兩大活佛系統。
活佛轉世系統形成後。經過一系列歷史演變,最終形成了以“金瓶掣籤”認定活佛轉世靈童的制度。在歷史上,大活佛轉世靈童的認定存在著諸多弊端,轉世活佛往往是由“吹忠”(即護法喇嘛)作法降神禱問指定,於是賄賂吹忠、假託神言、任意妄指之風盛行,轉世靈童多出自王公貴族之家或出自族屬姻婭,一些上層貴族或大喇嘛乘機操縱了宗教大權。
更為甚者,噶舉派紅帽系十世活佛藉故要分扎什倫布寺的財產,失敗後竟勾引廓爾喀入侵後藏,危及國家、百姓安全。面對大活佛轉世靈童最後認定中的這些弊端,清高宗接受西藏地方僧俗界“立定法制”、“垂之久遠”的請求,在派遣官兵擊退廓爾喀入侵之後,諭令進藏官員籌議善後章程。
1793年乾隆帝正式頒佈《欽定藏內善後章程二十九條》,設立金瓶掣籤制度。該章程第一條明確規定:“大皇帝為求黃教得到興隆,特賜金瓶,今後遇到尋認靈童時,邀集四大護法,將靈童的名字及出生年月,用滿、漢、藏三種文字寫於籤牌上,放進瓶內,選派真正有學問的活佛,祈禱七日,然後由各呼圖克圖和駐藏大臣在大昭寺釋迦像前正式拈定,認定**、班禪靈童時,亦須將他們的名字用滿、漢、藏三種文字寫在籤牌上,同樣進行。”至此,“金瓶掣籤”制度以國家法律的形式確立下來。
濟珠活佛圓濟之後,有人提出活佛遺留物品不多,提出活佛曾經將一伏魔鈴贈送給一個年輕的女性漢人的事情,所以便有人提請將那件伏魔鈴索回,從而有了今天簡傳找上門的事情發生,而格桑就是來確認是不是慕容纖纖的。
“簡副局長,那件伏魔鈴是不可能還回去的。”慕容纖纖一口回絕。
簡傳臉色一變:“慕容小姐,濟珠活佛在大昭寺乃至西藏地區的影響都很大,這涉及到民族關係,我們必須要慎重,以免影響到兩個民族之間的安定團結。”
“簡副局長,你扣的這頂帽子太大了,我腦袋小,戴不住。”
慕容纖纖淡然道:“根據中國的法律,那件伏魔鈴已經是我的物品,沒有人能夠從我這裡將它拿走!”
“慕容小姐,你誤會了,不是要強拿,只是借用而已。”簡傳皺了皺眉,對於某人的不滿已經達到了極點。
“借用?恐怕是劉備借荊州吧?”慕容纖纖冷笑。不是她小氣,那件法寶一旦落入大昭寺喇嘛的手裡,恐怕就沒她什麼事情了。
“慕容小姐,你怎麼能這麼說話!要相信政府嘛!”簡傳怫然不悅,如果是一紙行政命令有效的話,他早就不跟眼前這個女孩廢話了。
“慕容施主,”
旁邊的格桑看到雙方的談話似乎已經陷入了僵局,連忙插言道:“請不要誤會。如果你擔心這件法器有失的話,也可以親自帶著它入藏一趟,為了成功尋找活佛的轉世靈童,還望施主俯允!”
說完話,他站起身嚮慕容纖纖深施一禮,臉上的神色十分誠懇。
親自去一趟?
慕容纖纖微微沉吟了一番,她幾乎可以肯定這裡面有什麼問題,但會是怎麼樣的呢?
嘴角輕輕上揚,她看了格桑一眼問道:“什麼時候?”
“再過半個月,將會在大昭寺舉行一個尋找轉世靈童的儀式,屆時還望慕容纖纖撥冗前往。”格桑說道,遞上來一張請柬,旁邊的簡傳眼中露出幾分羨慕— ...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