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左彎右曲,葉楓走過兩邊都是層出不窮美景的迴廊,迴廊盡頭便是一個花園,經過一個花園之後來到一片竹林。
只聽在竹林之後水聲嘩啦,原來盡處是一座方亭,前臨百丈高崖,對崖一道瀑布飛瀉而下,氣勢迫人,若非受竹林所隔,院落處必可聽到轟鳴如雷的水瀑聲。
對於眼前這精妙的佈局,葉楓不禁歎為觀止。欣賞片刻後,葉楓順著左方的一條碎石小路繼續前行,路過方亭,沿著崖邊延往林木深處,再左轉右彎,眼前忽地豁然開朗,在形勢險要的臨崖臺地上,建有一座兩層小樓,樓上牌匾刻著“安樂窩”三個大字,樓下入口處的兩道樑柱掛有一聯,寫在木牌上,左為“朝宜調琴,暮宜鼓瑟”,右為“舊雨適至,新雨初來。”字型飄逸出塵,蒼勁有力。葉楓明白這就是他此行的目的地了。
葉楓抬頭望去,只見二樓尚透出燈火,看來魯妙子今天在,且還未就寢。便在這時,一把蒼老的男聲由樓上傳下來道:“劍帝既臨,有失遠迎,何不上來和老夫一坐。”
“咦?!”
葉楓心頭一陣驚訝,他沒想到魯妙襲竟然發現了他,並還知道他的身份,要知道,就算葉楓沒有刻意收斂氣息,也不是一般宗師境高手能發現的,魯妙子能發現他,要麼說明魯面子功力絕強,要麼就說明魯妙子精神境界極高。又想到魯妙子被祝玉研重傷過,身體被天魔真氣腐蝕,自然功力絕強這一點就排除的。
想到這裡,葉楓不由對這位大唐全才充滿了興趣,便不再猶豫,挺身朝著小樓裡行去。
進入樓下的廳堂後,只見此堂是四面廳的建築形式,透過四面花格窗,把後方植物披蓋的危崖峭壁,周圍的婆娑柔篁,隱隱透入廳內,更顯得其陳設的紅木傢俱渾厚無華,閒適自然。屋角處有道楠木造的梯階,通往上層,走過去拾級而上。
上層以屏風分作前後兩間,一方擺了圓桌方椅,另一方該是主人寢臥之所。桌旁正站著一位峨冠博帶的老人,比常人顯得極高的身形,兼之穿的是寬大的長袍,使他有種令人高山仰止的氣勢。他有一張很特別的臉孔,樸拙古奇。濃黑的長眉毛一直伸延至花斑的兩鬢,另一端卻在耳樑上連在一起,與他深鬱的鷹目形成鮮明的對比。嘴角和眼下出現了一條條憂鬱的皺紋,使他看來有種不願過問世事、疲憊和傷感的神情。他的鼻樑像他的腰板般筆挺而有勢,加上自然流露出傲氣的緊合唇片、修長乾淨的臉龐,看來就像曾享盡人世間富貴榮華,但現在已心如死灰的王侯貴族。他雖已老朽,雙目卻仍如鷹般銳利,打量著登上二樓的葉楓。
葉楓向著魯妙子抱拳一禮,道:“魯前輩,小子深夜前來叨擾,還請勿怪。”
魯妙子露出微微一笑,手一展,指著桌旁椅子道:“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小友請坐,嚐嚐老夫釀的六果液。”
葉楓迎著魯妙子的目光灑然一笑,也不客氣,坐在桌旁椅上,拿過酒壺為自己面前的酒杯斟酒,酒一出壺便酒香四溢。
葉楓賊自己斟滿一杯,舉杯至自己面前,仔細觀看酒色。只見杯中的酒在兩角的宮燈照映下呈透亮的琥珀色,反映著燈光發出些光暈,很是漂亮。又湊在鼻端深吸了一口醇香的酒氣,方才舉杯湊唇一飲而下。
果釀入喉,酒味醇厚,柔和清爽,最難得是香味濃郁協調,令人回味綿長。
葉楓輕嘆一聲,目光凝視著手中漂亮的酒杯不由讚道:“好酒,好酒,實在是世間不可多得的佳釀。”
魯妙子嘴角牽出一絲驕傲的笑意,
說道:“此酒是老夫採石榴、葡萄、桔子、山渣、青梅、菠蘿六種鮮果釀製而成,經過選丙、水洗、水漂、破碎、棄核、浸漬、提汁、發酵、調較、過濾、醇化的工序,再裝入木桶埋地陳釀三年始成,確實是當世難得的佳釀。”
魯妙子拿過酒壺給葉楓又斟滿一杯,說道:“多謝小友救了秀珣,老夫無以為謝,敬小友一杯。”
兩人酒罷,魯妙子又道:“老夫已經有三十年沒有踏足江湖了,雖不知劍帝如何知道老夫的訊息,但劍帝不遠千里
特來尋老夫,又深夜前來,定然是找老夫有要事,不知小友有何事,以小友對秀珣的救命之恩,只要在老夫能力範圍,老夫定不會推遲。”
葉楓望著魯妙子,雖不明白他是如何確定自己不遠千里是特意來尋他的,但葉楓也不去詢問,葉楓抱了一拳說道:“多謝前輩,只是我與秀珣是朋友,我救秀珣,是對秀珣的朋友之義,卻是不想以此在前輩這得到什麼好處。所以我向前輩提出了要求,自然會幫前輩完成一件事以作報答。”
“哈哈……小友果然不愧是劍帝,自有自的傲骨。”魯妙子大笑一聲,道,“小友,所求何事?請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