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爺與薛老太太商量了一下,決定今天就走:既然答應了讓倩芊住下來,他們的目的已經達到,為了不讓趙家有反悔的餘地,他們還是早走早好,以免夜長夢多啊。
商量妥當後,薛老太爺與薛老太太就以女兒已經安頓好了,以心焦兒子為由向老太爺和老太太辭行了。
這個時候回去,晚上到自己府上正好可以收拾一下行李,明日就可以上路了;兒子那裡實在是等不及,怕他有個萬一。這是薛老太太給老太太的說辭兒。
老太爺與老太太當然知道薛家人的打算,只是已經答應了薛家姑娘住在府中,他們還真做不出反悔的事兒來,趙家丟不起那個人。不過,薛家二老要走,對於趙府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兒——天知道他們不走,明天會不會又想出什麼夭蛾子來。
於是,客人是執意要走,主家呢又無意相留,薛家二老便順利告辭回府了——他們距趙家並不遠,只不過他們家在城邊兒上罷了。
晚上紅裳到上房伺候老太爺與老太太用飯時,早已經得知薛家二老走了—只是紅裳沒有在老太太面前提此事兒。
薛家的人走得這般急,老太爺和老太太沒有留他們,想來薛家的人不受老太爺和老太太待見了。
紅裳想起薛家人前日來時,趙家高接遠迎,甚至是全家人去出迎;不想薛家人告辭的時候,卻靜悄悄的,老太爺與老太太甚至沒有打人讓自己到二門處去送送,就可以想到薛家二老的所為惹得老太爺是十分地不滿了。
老太爺和老太太用完了晚飯後,紅裳便把自己同趙一鳴商議好的,如何安置表姑孃的話兒回給了老太爺和老太太。
老太爺當然沒有意見,老太太聽了以後也輕輕點頭:紅裳考慮的很周到,沒有為難倩芊一點兒,還為她設想的極為周到。老太太這一次倒真心的對紅裳露出了一絲笑意兒:“媳婦你辛苦了,倩芊的住處就依你地安排就好。對了,說到倩芊的住處,你們要住的院子收拾的怎麼樣了?”
紅裳欠身施禮道:“回老太太。已經收拾地差不多了。不過。媳婦和夫君已經商議過。等表姑娘地院子收拾出來後。我們再搬吧。不然。好似我們沒有先收拾表姑娘地院子一樣;慢待了客人。讓人笑話我們趙府不是?”
老太爺不以為意地搖頭道:“媳婦。你也不用如此小心。她地院子剛剛才開始收拾。當然要慢幾天。你們自管搬你們地就是。你們夫妻自回府就住那麼一個小院兒。哪裡能舒服地了?早日搬過去也寬鬆些。據我們這裡也近便些。
紅裳笑道:“媳婦謝謝老太爺地關愛。
只是。哪能會不舒服呢。自己地家中。在哪裡住著也比在外面住地舒服。”
紅裳說地話聽到老太爺與老太太地耳朵裡。真叫一個舒心。老太太越地高興了一分:“嗯。這話說得有理兒。哪裡也不如自己家住得舒服。一鳴啊。在外面飄泊了這麼多年。唉——!不過。你們老太爺說得也有理兒。院子既然已經收拾好了。就搬過去住吧。總在客院住總有不方便地地方不是?”
紅裳這才福了下去。謝過了老太太。答應這兩日就搬到新收拾好地院子裡。
因為紅裳的話兒答得順了老太太地耳朵,老太太也就忘了再找紅裳的麻煩——她原本給紅裳準備的院子,趙一鳴執意不去住,老太太的心裡還憋著一口氣兒呢。不想被紅裳三言兩語就攪得忘掉了。
紅裳知道老太太也不是真得看自己哪裡不順眼,只是老人家相中了人家薛姑娘罷了;現如今薛家這一鬧,倒讓老太太待自己好了許多——這也是意外之喜了。
紅裳想,這幾日好好逗老太太高興高興,說不定慢慢的老太太也能回心轉意,不再記住自己攪沒了她相中地兒媳婦:自己與老太太總擰著,趙一鳴夾在中間不好受也就罷了,就連老太爺也要常常為此煩心——老太爺年事已經有些高了,所以讓紅裳實在有些過意不去,老太爺人還是很不錯的。
趙一鳴回來地時候,紅裳都自上房回來半個多時辰了。趙一鳴一進門兒便笑道:“運氣還真不錯,有幾家鋪子要出兌,其中有兩家鋪子位置都挺好,我想把它都買下來,不知道夫人意下如何?”
紅裳笑道:“這樣的事兒夫君做主就是了,怎麼想起來問妾身呢?”
趙一鳴脫下了外衣,隨手交給侍書:“當然要同夫人商議啊,這可是我們夫
地家業,日後還要煩勞夫人打理,將來嘛——,正子傳孫。”
紅裳聽得臉上一紅,假裝沒有聽到趙一鳴後來的一句話:“夫君,妾身不便——”
趙一鳴打斷了紅裳地話:“沒事兒的,你已經成親了,出門兒的時候多帶幾個人也就是了。再說,又不是讓你與人去談生意,只不過是打點一下帳目,再偶爾到鋪子裡去看看就可以了。”
紅裳點頭笑道:“嗯,這個我還做得來。不過鋪子的事兒我不懂,京城妾身又不熟悉,不知道什麼地段兒是好位置,所以只能夫君您能者多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