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飯廳裡吃完了盛在有三個凹槽的木盆裡的午飯,鄭魁回到寢舍後並無法就此先歇息一會。
實際上,他同一個寢舍的另外九個工匠朋友都無法歇息。
因為等一下就能面見陛下了。
“你們覺得,陛下把咱們選來這裡是要做什麼?”
都是從各地、各廠選拔過來的人,現在他們每一個人都是興奮的。
“既然是學院,當然是要咱們學東西了。”有人大道,“沒聽郎中老爺說嗎?學好了,一步登天;學不好,那可就丟臉了,還要擔罪!”
“……可咱們都是幹活的,難道還要學四書五經去考科舉,做秀才老爺?”
在他們眼裡,秀才就已經是老爺了。
學習,更是非常有難度的事,儘管他們其實在各自領域裡已經是一個專家。
鄭魁就在這種氣氛中度過了中午的時間,直到聽見隱隱傳來的鐘聲。
那是建造在什剎海畔、南北兩院之間的一座高樓。
那個樓的上面,有一座巨大的鐘,四面都有一個如屋舍般大小的圓盤。
工學院的那個管事已經教過他們了,那個叫做鍾。
在皇明大學院裡,現在並不打更鼓、看滴漏,而是看那個鍾。
一天,有二十四個小時。每個小時有六十分鐘,每個分鐘有六十秒。
鐘響十四聲,意味著現在是丑時四刻,十四點也就是下午兩點整。
鄭魁猶如彈簧一般從自己謝倚著的床鋪上彈起來,屋裡的其他人也同樣如是。
馬上就要見到皇帝了!
也幾乎是差不多的時間,寢舍外的院子裡響起了那個管事的聲音:“大匠進修班的學子們,出來列隊了!”
鄭魁趕緊隨著眾人一同出門,同時整理著自己的衣著。
皇帝真的要來?
此時此刻,朱厚熜也剛剛踏出紫禁城的西門。
距離很近的時候,他步行。
如今在他的前方,是另一群人,是他壓制了許多意見之後組織起來的一個班。
像這樣的班,朱厚熜知道還會有更多。
有的在皇明大學院裡開辦,有的在紫禁城裡。
不論是什麼班,朱厚熜去了之後,都只講三點。
第一,他們這些人其實是重要的,所以要親眼見到皇帝,知道皇帝要的東西有什麼意義。
第二,他們這些人如果需要具備基礎的文化素養,那就從識字開始,簡體字。
第三,他們都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現在,朱厚熜往這各部選拔上來的大匠進修班去了。
農民的未來,有農學院、有新法裡降低徭役壓力的舉措。
匠戶的未來,有這個與皇明記、皇明梁儲號、工部建設局等等有關的諸多大明官民商行。
這些都針對的是一個巨大的群體,但朱厚熜現在想要的,是怎麼引導技術的發展、生產力的提升。
與他那個大明教育計劃相關的,勢必包括農業基本盤的穩固、基礎輕重工業和商業的發展。
大明也需要一批先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