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狼煙晚明 > 第10章 一鍋粥

第10章 一鍋粥 (第1/2頁)

推薦閱讀: 遊閒才女

第10章一鍋粥

榆林衛隸屬陝西都司府管轄——我們常常看到都司府或者行都司府兩個稱呼,比如,陝西這裡便是:既有陝西都司府,又有陝西行都司。

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呢?

其實區別不大。

大明對省級地方的管理是三套班子:承宣布政使司是行政機構,主管民事,長官叫布政使,後來逐漸改制稱巡撫、提行按察使司是司法機構,長官叫按察使、都指揮使司是軍事機構,長官叫都指揮使。都司府可以理解為省級軍分割槽、“省”的全稱叫“行中書省”。不過,洪武年間由“都衛”演變而來的都司府是應當時的軍事防務需要而設,隨著疆域的擴充,有些地方區域變得非常大,比如陝西,轄地可不是今天的那點區域,包括了甘肅、青海和四川很大部分,設在西安的陝西都司府完全管不過來。於是在甘州(今甘肅張掖)設立陝西行都司,就近進行軍事方面的管理指揮(走官道,兩地相距約兩千六百五十華里)。總而言之,簡單地說:如果軍事管理機構與行政管理機構在同一個地方的,就是一個都司府統管、不在一個地方,區域又很大的,就再增設一個行都司府做補充,行政級別相同。

無論是都司還是行都司,向下的行政管轄單元依次為:衛、千戶所、百戶所。這個系統,叫衛所制。

都司府或行都司府是省軍分割槽,衛就類似於師級單位(如天津衛、威海衛、金山衛等這衛那衛),機構叫某某衛指揮使司,長官叫指揮使(師長),正三品、指揮同知(副師長)二人,從三品、指揮僉事(再低一級)四人,正四品、衛鎮撫(副團級憲兵營長)二人,從五品。每衛理論上5600人,注意,這是指軍士的數量,也即是說,按每戶一丁計算,每衛轄5600個軍戶家庭——女人老人孩子統統不算人,叫“口”。“丁”是指有勞動能力的成年男性。各朝代年齡標準不一,大致從15—60歲。“口”麼,顧名思義,就是白吃飯的。朝廷的戶籍簿裡,丁是丁、口是口。衛,分前、後、左、右、中5個千戶所。

千戶所一開始分兩種,分別叫備禦千戶所和守禦千戶所,前者隸屬於衛,後者由都司府直轄,後來都劃歸給衛統一管理了。每個千戶所,設正千戶一人,正五品、副千戶二人,從五品;所鎮撫二人,從六品。每個千戶所下轄十個百戶所,軍士編制1120人。行政級別可以參考今天的團級,不過,僅僅是理論上——實際上,一則以文御武的傳統,別說五品千戶,就算正三品的指揮使,七品縣令虐起來也是得心應手(錦衣衛是天子親兵,這個不算哈)、二則,說有一千多人馬,到中後期,一個千戶能領百來人的隊伍打仗就很不易了。

每個百戶所理論上是112人(跟連差不多),百戶是正六品。下轄兩個總旗,各56人,負責人叫總旗官,正七品。每個總旗下轄五個小旗,領頭的叫小旗官,從七品,帶十個大頭兵。

按照聰(財)明(迷)無雙的太祖爺朱元璋的想法,各衛所平時屯田自己養自己,誰也別想白吃朕的糧食、戰時奉命攻守,撂下鋤頭掄起刀去給朕砍反賊!至於戰鬥力如何,“農兵”的傷亡會多大……重要嗎?太祖爺才不會管這等事——大不了給各行省布政使下道命令:都給我生三胎四胎五六胎、然後讓吏部考功清吏司納入官員考核唄!

更為未雨綢繆的千年大計還在後面:別看都司府是軍事機構,每逢戰時,則要由朝廷臨時命將——指揮作戰的,可不是都指揮使和下面的衛指揮使,而是文官、具體領兵打仗的,也不一定是他們,朝廷指誰是誰!聰明的太祖爺為了防止唐代藩鎮割據危及老朱家江山社稷的悲劇重演,參考了大宋的系統架構設計,整了這麼個體系出來。

這個體系管用麼?

管用啊……

才怪!

且不說太孫朱允炆屁股還沒把龍椅捂熱乎,就被上馬砍韃子下馬砍百官的彪悍四叔暴擊到下落不明,單單看軍事管理機構主業負責種地、萬一碰上打仗還不需要你負責這種先天性大Bug的系統硬傷,沒多久,所有行都司的指揮使、衛所的指揮使千百戶都變成大中小各級地主了!

這也不是個事啊——亞里士多德曾曰:惡羅剎總會有的,你不防著點丫一定會打你!打仗既然在所難免,又要防止臨時指定的武將藉機會擁兵自重,咋辦呢?好辦:給你拴條鐵鏈子(哦,倒是沒讓你生八個)。

這條鐵鏈子就是文臣——文臣負責領軍,做主帥。可……問題又來了:文臣不知兵啊!而且,軍餉軍糧物資裝備等後勤工作全交給這幫兩袖清風一心奉獻的道德楷模們真不能讓人放心……那就再打個補丁:讓太監監軍,負責軍需供應這攤子事——Ta們是皇上的家人,用著放心!

系統不斷地升級打補丁,最後終於變成一個無敵組合:

遇到戰事,朝廷臨時任命個禮部侍郎之類的文官做總司令,理由麼,可能是他字寫得好聖上愛看、也可能是他名字起得吉利(比如叫得勝)聖上愛聽、也可能是他人緣好,大家推薦——當然,也可能是他人緣不好,這個大家推薦的更踴躍……統領著大軍出來,半路上看幾章《孫子兵法》(《七書》裡其他的不行,都是講具體管理的“術”,不夠高大上)就算克敵本領瞭然於胸,然後對著山水畫一樣的地圖(有時候連這都沒有)冥思苦想一會,隨手一指,下達作戰命令:“X將軍聽令!此處依山臨水易守難攻,距我軍僅20裡,現命你率部於明日午時趕至此地佈陣,伺敵軍渡河時半渡而擊!老夫昨晚夜觀天象,牛鬥間隱有劍氣直衝霄漢,此乃大捷破敵之兆!不得有誤,否則軍法從事!”至於實際距離是20裡還是80裡、中間是不是隔了座山、敵軍看到嚴陣以待的兵陣會不會配合大人的戰略部署立即渡河等著被半渡而擊……大人才不管那個!打贏了那叫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神機妙算孔明再世、打輸了要麼是那幫閹貨貪墨了糧餉物資、要麼是那飯桶草包貪生怕死畏敵如虎——不就是耍筆桿子潑髒水麼罵大街踢皮球麼,誰怕誰?這可是大人的主業專長啊!

另有個尖嗓無須的公公負責大軍的軍需供應。這位公公大機率不識字(重男輕女的大環境裡,不是窮苦到相當程度的人家,誰也捨不得給傳宗接代的娃來那麼一刀),還要有人幫著公公算賬兼帶記錄:某營多少人、糧草需要多少、鹽醋需要多少、旗幟金鼓刀槍弓矢鎧甲拒馬鐵鍬錘子鎬頭布袋鐵釘麻繩斧鋸豬牛羊雞馬驢狗……儲備了多少消耗了多少還差多少戶部工部兵部調撥了多少哪個州縣供應了多少……然後開始分:他一個呀我一個,我一個呀你一個,我一個呀我一個,這個我還要一個——管軍需是聖上的信任,更是肥差,宮裡推薦自己的太監首領能不孝敬嗎?二首領那裡能不孝敬嗎?自己不留一點,肯定說不過去對吧?領軍的大人那裡不給也不合規矩吧?宮中、軍中同僚就算不能一視同仁也都得把嘴給堵上吧……至於當兵的吃啥喝啥拿啥打仗等問題——重要麼?打贏了那叫鞠躬盡瘁不負聖恩,輸了還是武將貪生怕死望風而逃!英明睿智的聖上絕不會把敗仗算在給自己倒馬桶的小廝(或大爺)身上。

同樣很可能一字不識的武將任務就簡單多了:按照領兵大臣的命令去砍人就對了。砍得過,那就一路衝過去,繳獲就是賺了、發現可能砍不過時,領著親兵隊在陣後砍自己的潰兵,讓他們知道反正都是死,也許還真就能砍贏了、實在不行就撒丫子跑路——真正的技巧在這裡!各部一起迎敵,你最好觀望一會兒:自己這邊佔優勢就果斷出擊,友軍跟敵人拼了半天體力已經累的不行了,追擊潰敵搶戰利品肯定跑不過你,往往能撿個大便宜、這邊眼看頂不住了,就要及時把隊伍帶離戰場,然後往營裡一縮——手裡有兵在,朝廷還要指望你,因此大機率最多挨兩句罵就沒事了,甚至可能為了安撫你,還會受到表揚獎勵(這種事還真不少)!傻了吧唧的衝在前面?自己的部隊打光了,就算贏了以後也別想分到什麼好處!打輸了?呵呵,兵都沒了,要你何用?正好借你腦袋推卸責任兼帶提升一下士氣!當然,萬一要是打贏了,那首先應該是聖上洪福齊天德感天地、第二要歸功於領兵大臣用兵如神、第三是監軍天使保障有力、最後一條才是將士用命,算僥倖撿個大便宜……

系統底層原始碼裡就有這麼一個大Bug橫著,無論打多少補丁,冗餘不消說了,崩潰是早晚的事。所以,中後期,只能重新設計一套系統維持專案運轉——這就是營哨制。

營哨制是募兵。與衛所制最大的區別——好吧,別說啥區別了,完全就是不相干的兩碼事!

首先是兵籍。衛所兵是世襲軍戶,子子孫孫永世當兵、營哨兵是民籍,服役期滿可以退伍,仍歸民籍。

其次是編制。營哨制是五人一伍,二伍為什,三什為隊,三隊為哨,五哨為總,五總為營,每營理論兵員3000人左右。

第三是財政來源。營哨制吃皇糧,糧餉開支由國家財政統一承擔、衛所制是自己吃自己——好吧,後來將領們變地主以後捨不得用“自己的”田產養“朝廷”的兵,也開始找國家財政獅子大開口了。

誇張到什麼程度呢?明朝關於田畝數量有三個權威資料,分別是《太祖實錄》記載的三百八十萬頃、《諸司職掌》記載的八百四十餘萬頃,和萬曆年間的七百一十萬頃。看似差異巨大,其實,幾乎是一回事!《太祖實錄》和《諸司職掌》記載的田畝資料都是朱元璋親審的,時間僅間隔不到一年,如果結果真差了近一倍,以老朱的脾氣,不知又要多少人頭落地!有人猜是所謂的大畝小畝,不對。其實,老朱在這裡玩了一個文字遊戲:《實錄》裡記載的是兩京十三省的耕地面積、《職掌》的資料則包括了軍屯,而萬曆那個資料,是張居正查出來各地隱匿未報和開荒造田的實際資料,不包括軍屯——一半的農田在衛所名下,不需要繳納田賦,而這些兵偏偏還不能打仗!國家財政依靠的只是一半土地的賦稅~這還不算完,每一代聖天子分封宗室、勳貴的田產,還要從這裡劃撥!看到這裡,大家明白了吧:哪怕是滅霸,也禁不住這樣針頭直接埋大動脈裡隨時死命抽血的啊!

大明不死,天理難容。

第四是作業分工。營哨兵負責打仗,衛所兵負責屯田種地——就算實在情急募不來人,把衛所兵調上戰場充數,也要先把建制架構改成營哨系統。

第五個區別是領導分工。儘管都指揮使衛指揮使指揮同知僉事都是軍職……但這幫衛所將領大爺們不管指揮作戰——那是營哨制將領們的事情!

第六個區別是武器裝備。營哨兵大多數有武器、如果不算鋤頭,衛所兵則大多數沒武器——就算有,也傳了幾輩人了,能不能使還不一定。

……

算了,還是說兩種兵制的共性吧。

第一個共性是都要找國家財政要錢要糧(大明公司由朱元璋和朱老四那倆狠人做董事長兼CRO時那些年除外)。

第二個共性……好吧,沒有第二個共性了……

最新小說: 神奇寶貝之銀翼凱 我的直播通古代 殘疾大佬的重生嬌妻 嫡女貴不可言 穿書之星際珍寶 我的隊友是藍人 我的便利店通異世 革命神 達摩末羅 庶女毒妃 我真是被送上來的 校園籃球爭霸 神妃系統:帝尊,硬要寵 傳奇之賊行天下 重生成前任叔叔的小嬌軟 [紅樓]當炮灰有了金手指 火影之千手夜 穿越之悠閒修仙生活 替身使者縱橫世界 我的末日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