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親們見了也只是讓開,沒人替他們說一句話。
陳小念知道,二郎把她帶出來一是怕再起爭執,二是他不認識去山泉的路。
她憋著氣,哪兒想帶什麼路。
二郎也不管,就這麼拉著她往前走。
到了山腳,陳小念的氣也消了些。她指著遠處的河水,“其他人都在河裡打水喝,你就在這打兩桶罷了,還費勁去什麼山裡。”
她自帶靈泉,河水都不用擔。
只是那老太婆哪兒配得上喝她的靈泉水。
二郎不知這些,依舊拉著她要上山。
他的掌心寬厚,哪怕什麼都沒做,哪怕一聲不吭,莫名的就把陳小念心裡的浮躁給撇開了。
把人領到山泉口,陳小念一眼就看到了不遠處長勢極好的水芹菜。她挑了個嫩的,就著山泉水把菜給洗了。
下山時,擔心二郎的傷勢,想著幫他挑一段,可她一路滑了好幾跤,就差沒摔下山去,再看二郎他腳步沉穩,擔子上的兩桶水更是一點兒也沒灑出來。
簡直不合常理!
下了山,正好瞧見三嬸要下地,陳小念喊著她,把手裡的水芹菜分給她大半,再把銀子還了。
畢竟銀子是瞞著她家男人借出來的,能收回來自然是好的,只是三嬸有些意外,二兩銀子這麼快就還了,還一分沒用?
總不好在人新婚第二天就問這個,又見這把野菜好,便把話給岔開了,“是哪裡找來的水芹菜,長得這麼好。”
陳小念也不藏私,“山裡山泉口那兒長了大片。這些我已經洗好了,三嬸你拿去吧。”
三嬸也不客氣,笑呵呵的接過來。見後頭挑水的二郎,三嬸嘆道:“也不必當真就跑去山裡挑水,這河裡也成。反正還不是要倒進井裡,摻在一起誰分得清楚?”
說罷,三嬸又與二郎指了方向,“那邊有條小溪,乾淨又清澈,也更近一些,下回你去那裡擔水。”
二郎點頭,記下了。
三嬸滿意極了,悄悄與陳小念說:“你家這上門女婿看著老實,人也不錯。小念啊,你有福氣。”
陳小念笑了笑,喊著二郎先走了。
宋大娘搬了個凳子坐在門口,見他們來了,非得讓二郎把水送到自家水缸裡。二郎只挑了四桶井水,可宋大娘見泉水清澈,非得說二郎來了三趟,就是六桶水,非要他們把這六桶水給賠了。
陳小念正愁著心頭上的火氣撒不出來,正要再好好教教宋大娘做人,可二郎他竟挑著空桶又要上山。
她把人攔下,“憑什麼?今天是六桶,明天她又要去族長面前說八桶,你還天天給她挑水不成?”
二郎只是看了她一眼,錯身走過,上山去了。
這回輪到陳小念氣的不輕,可為了二郎少受些氣,只能把話憋了回去。
她賭氣不上山,只在宋大娘家門口等著。宋大娘見她手裡的水芹菜新鮮,瞄了兩眼後,問:“你這野菜在哪兒找的?”
陳小念指了指她家門口的水井,“喏,這裡頭找的。”
宋大娘氣得又罵罵咧咧了兩句。
這最後一趟,二郎不僅挑了兩桶水,竟還帶回來兩隻野雞。
宋大娘噌的一下站起來,兩隻眼睛緊盯著。
陳小念驚喜道:“這是哪兒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