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節虛虛實實
費章節(16點
誠然袁譚、袁尚兩互相咒罵對方篡權奪位,但郭援在司隸所取得的勝利還是極大地鼓舞了袁譚一派計程車氣。『雅文*言+情$首@發』且就在袁尚點齊兵馬御駕親征的同時,鉅鹿太守劉詢亦不甘寂寞,引兵五千南下與蔣義渠部會師於黎陽城西北,大有同齊軍一決高下之意。而相比艱苦的攻城戰,在兵力上佔有優勢的蔡吉自然也更願意用野戰的方式殲滅敵軍的有生力量。
這一日清晨,趙雲與賈詡護送著蔡吉騎馬穿過一片桑樹林,沿著斜坡一路爬上了一處山崗。雖說斥候之前已經有過詳盡的彙報,但年輕的齊侯還是想親眼看一看敵軍的狀況。因為對一心想要學習兵法的蔡吉來說每一場作戰都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
“主上,太近也。”
趙雲出聲警告想要繼續向前的蔡吉。後者旋即拉韁勒馬,轉而遠眺結陣於原野之上的袁軍。在觀察片刻後,蔡吉用賈詡教授的方法估算出了敵軍的人數,“約莫一萬多人。”
“大致如此。”賈詡捻鬚頷首肯定了蔡吉的學習成果,跟著又抬手向其指點道,“兩翼是劉詢帶來的豪強曲部,以騎兵為主,旗色雜亂。中路是蔣義渠部,約有步騎六千。瞧,那便是蔣義渠的帥旗。”
“哦?蔣義渠也在陣中乎?”蔡吉扭頭問道。她之所以會如此發問是因為這段日子以來蔣義渠的兵馬給齊軍帶來了不小的麻煩。須知自打袁譚逃入黎陽之後,黎陽袁軍便分作了兩支兵馬。一支由袁譚、郭圖統領守衛黎陽城;一支則由蔣義渠親自統帥遊擊於黎陽外圍。由於黎陽地下水位上漲致使土遁旗無法挖掘隧道,蔡吉目前暫停了對黎陽城的圍攻,轉而就地招安豪強、屯墾田地,消化鞏固之前所佔據的一干河朔郡縣。但這期間齊軍卻受到了蔣義渠部的不斷滋擾。齊軍雖在麴演的引領下幾次三番對其進行圍剿,但怎奈蔣義渠滑如泥鰍次次都能全身而退。眼見蔣義渠一派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作風,蔡吉在牙癢之餘自然也希望能透過一場決戰徹底解決這一麻煩。
此刻面對蔡吉的詢問,賈詡謹慎地回答道,“實則虛之,虛則實之。袁軍弱於我師,卻示之以強,這不符常理。”
“文和言之有理。”蔡吉點頭認同了賈詡的分析。確實,軍事是一項充滿欺詐的領域。許多事情不能光看表面。就像曹操從朝歌撤退,看似在收縮戰線,實際上則是在將袁尚引入圈套。所以就算此刻親眼看到了蔣義渠的帥旗,也不代表蔣義渠本人就在陣中。但可以肯定的是,清水之戰已經打掉了袁尚的氣焰,用不了多久鍾繇也會收拾順風順水的郭援。無論是袁尚一派,還是袁譚一派,高昂計程車氣都持續不了多久。袁譚、蔣義渠想要儘快同決戰並不令人意外。問題在於這場決戰將如何打響。想到這裡,蔡吉撥轉馬頭向趙雲吩咐道,“加派斥候巡查周邊,一有異樣立即來報。”
“喏。”
趙雲抱拳領命,旋即便護著蔡吉與賈詡一同返回了黎陽城外的齊軍大營。目前齊軍在黎陽城外集結了四萬兵馬,劉詢與蔣義渠的會師令齊營上下燃起了蓬勃戰意。當蔡吉腳跨戰馬馳過營地時,周圍的將士紛紛發出了一陣陣歡呼之聲。『雅文*言+情$首@發』蔡吉喜歡這些充滿陽剛之氣的歡呼聲。於是下一刻,她後跟夾馬,揚手朝麾下的將士揮手示意,換來了更為熱烈的響應。
“主上主上”
“齊侯齊侯”
“軍心可用。”賈詡跟在蔡吉身後由衷感慨道。
蔡吉聽罷,揚起下巴任憑秀髮迎風飄逸,露出了自傲的笑容,“那是當然。此乃孤取勝之本。”
經過六年的經營,蔡吉總算是得到了帳下將士的真心支援,不用再像從前那般借太史慈等人的武勇來控制軍隊。這種支援並不單純地建立在蔡吉高貴的身份之上,而是源自她這些年來對青、徐兩地的潛心治理。正因為蔡吉讓其治下的百姓在亂世之中過上了安居樂業的日子,眼前這些青、徐子弟才會忠心追隨於她。有了民心,方有軍心。只要將士還愛戴,治下的百姓還愛戴,那蔡吉就不懼敵人任何花招。
就這樣蔡吉在青、徐子弟的歡呼聲中一路疾馳來到了的中軍大帳前。早已在此等候多時的曹丕快步上前一面牽住蔡吉的戰馬,一面向其稟報道,“稟齊侯,有使求見。”
“何方來使?”翻身下馬的蔡吉隨口問道。探訪崔府的政治效果似乎正在逐漸顯現,這段從清河、平原、魏郡乃至渤海諸郡來了不少投誠之人。雖然這些土豪宗族並不顯赫,但終究是為蔡吉消化河朔開了一個好頭。
“鉅鹿豪強。”曹丕答道。
這個答案顯然出乎了蔡吉的意料。卻見她驟然停下腳步,回頭與賈詡交換了一下眼神,旋即下令道,“帶進來。”
不多時聲稱是鉅鹿豪強派來的特使被帶到了蔡吉的面前。面對端坐於堂上的蔡吉,這個有著三尺長髯、濃眉大眼的中年男子,以謙卑的姿態躬身施禮道,“鉅鹿人柴真見過齊侯。”
蔡吉卻毫不客套地直接問道,“不知柴郎君來齊營有何貴幹?”
柴真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向蔡吉叩首道,“柴真奉鉅鹿柴氏族長之命,特來此向齊侯投誠。”
蔡吉側頭想了想之後問道,“鉅鹿柴氏?可是攜兵一千附逆袁譚的柴凌?”
“柴凌乃柴氏家主。只因族人受劉詢所挾,不得以之下方被逆賊裹挾南下。煩請齊侯恕罪,饒過柴氏老小。”言罷柴真又重重地朝蔡吉磕了一個響頭。
“哦?爾等眼下投誠就不怕族人受牽連?”蔡吉饒有興致地反問。土豪宗族的最大問題就萬事以自家利益為上。因此蔡吉並不鉅鹿的土豪會為了國家大義而至自家族人的生死於不顧。
柴真舔著臉回答道,“只要吾等助齊侯誅滅袁譚一干逆黨,柴氏便無需畏懼袁賊報復也。”
聽罷柴真一番解釋,蔡吉不置可否地微微一笑,繼續盤問道,“那柴氏打算如何向孤投誠?”
“回齊侯,柴氏願接應王師,裡應外合一舉誅滅逆賊。”柴真說到這裡,突然停頓了一下,露出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態。
“此間諸君皆為孤之心腹,柴郎君但說無妨。”蔡吉擺手示意柴真說下去。
柴真聽蔡吉這麼一說,趕緊舔了舔乾涸的嘴唇說道,“稟齊侯,蔣義渠欲以劉詢部位餌引王師出兵對峙,其親自領兵接應袁譚出城。”
聽完柴真提供的猛料,蔡吉黛眉一挑追問道,“袁譚要出城?”
“雖不知袁譚為何要棄城而逃。但蔣義渠此刻並不在營中。”柴真縮了縮脖子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