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了鬥武令牌之後,戰晨就匆匆前往武技閣。是的,他已經迫不及待,想挑選一本適合自己的地階武技。
透過鬥武大賽的那一場場戰鬥,他提升實力的意願變得更加迫切了。將來到了內門,武者之間的較量,更是地階武技之間強弱的較量。
他再次來到了第三層,開始細細找尋起來,鬥武令牌可在第三層換取任意的武技,而不需要支付功勳點,而第三層收藏的不僅僅是地階下品武技,還包括地階中品武技,戰晨的目標顯然是這一部分中品武技。
翻閱著一卷卷玉簡,戰晨再次慨嘆魔羅宗的強大,這裡收藏的地階武技怕是都有上萬捲了!
這些武技不單單是魔羅宗自己的收藏,還包括從其他宗派那裡得來的部分。魔羅宗常年以來不斷擴張,滅亡的門派更多達數百個,這些門派的功法秘籍,如今都已經躺在了這裡,成為這個大型門派不斷強大的根本。
不僅是地階武技,甚至還有強大的內功心法,在這裡都隨處可見。戰晨隨便一找,便發現了許多比自己修煉的《金象真訣》更加強大的玄階極品內功心法,這使得他有種要將它們統統拿下的衝動。
但是最終都被他給忍住了,因為現在即使給他一本玄階極品內功心法,他也無法在短時間內突破武王境界,倒不如來些更實際的地階武技。
偌大的廳子裡,適合魔門修煉的功法被工工整整地擺在架子上,每一冊的下方還注有詳細的說明。
而其他典籍的待遇則不同,被七零八散的堆放在一個逼仄的角落裡,幾個普通武者在裡頭挑挑揀揀,像是從廢品堆裡挑寶貝的撿漏者一般。
戰晨也湊了進去,在雜亂堆放的玉簡之間,找尋起來,這些玉簡只是簡單地寫明瞭品階、性質和兌換需要的積分,連個說明也沒有,挑選起來還要憑藉幾分運氣。
戰晨摸了半天,才發現了一本地階中品金屬性劍法《金藏劍經》,大概又是從哪個宗派流傳出來的吧。
他試著用神識探入玉簡,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對這個劍法更深入的說明,但卻被一層禁制給擋住了,只得作罷。
不過隨後他在這個玉簡的下沿,卻發現了幾個不起眼的小字“金藏劍派”,卻想:“這挑功法看的是機緣,這本劍法名曰‘金藏劍經’,想必與這金藏劍派有頗深淵源,應該是他們的鎮派劍法,我選了它是不會錯的。”
於是他拿起玉簡,就來到了第三層門口,交給那兒的一位守職長老,守職長老看了眼玉簡,說道:“這本劍法需要100萬的功勳點才能兌換。”
戰晨將自己的鬥武令牌掏出來,說道:“長老大人,我有鬥武令牌。”
那長老接過令牌細細看了幾遍,才確認無誤,再度看向戰晨,眼中卻閃過一絲驚訝,於是掏出一個空白的一次性玉簡就將功法謄錄了一份交予他,卻將鬥武令牌收入囊中。
戰晨接過玉簡,喜上眉梢,同時也在心中慨嘆:“第三層果然與那下面兩層截然不同!”
魔羅宗對於黃階功法和玄階功法的管理可謂是十分隨意,但地階功法卻很嚴格,即使是那些從外宗掠奪而來的都不能例外。
得到功法後,戰晨匆匆回去,馬上就開始閉關參悟起來。
《金藏劍經》是一個十分完備的劍法,共有七七四十九式,比起《金光劍》十一式,在招式數量方面大大增加。
這本劍法的最大特點便是攻守兼備,一攻一守銜接得也是天衣無縫。
主攻劍招二十五式,要求鋒芒畢露,招招凌厲;主守劍招二十五式,要求身若磐石,牢不可催。
縱觀整篇劍法對於劍意的理解要求非常得高,不但要掌握金之劍意的“銳”;還要掌握金之劍意的“堅”,這是兩種劍意。
戰晨以往對金之劍意的理解還僅僅停留在“銳”之上,而且還僅僅是皮毛,根本未往“堅”這方面去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