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九十一章 廉王逼郡主
紅袖聽完沈妙歌的話後也是一嘆,她一直沒有相好法子應付此事,就是知道沈家的主子們在此事上不會那麼容易被說服:就算她救了沈妙歌也是一樣;因為沈家主子們認為,她們的所為合情合理並沒有任何不妥,並且還是對紅袖好。
紅袖如果表示出不能接受,那麼只能說她妒心太重,錯便成了紅袖一個人。
她想了一會兒,低低的道:“現在我不能失了老祖宗和太夫人的心,因為”盯著沈妙歌的人太多了;如果現在豁出去,在他們小夫妻在沈府還無權無勢的今天,紅袖的處境便會變得很艱難。
雖然,現在她的處境也並不輕鬆。紅袖的話就是表明要用第二方法,除了接納沈夫人再送來丫頭,別無選擇。
的確,妥協讓人很不快;紅袖也很想拍案而起,大喝一聲:和離!我鄭紅袖不受你們沈家的氣!
但是,拍案之後她離開沈家回到鄭家時要面對什麼?這裡不是二十一世紀,這裡的人們對於通房、納妾事情認為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紅袖只會落一個妒婦的名聲,回到鄭家之後,她再也嫁不出去了!
再有,鄭將軍不大不小也個官兒,她不可能會嫁到貧寒之家:就算是嫁到貧寒之家,她不怕吃苦,可以把小日子過得紅火;那富貴之後呢?在這個時代,男人只要有點錢或是有點權就會要納妾的,事情又回到了原點。
而且她一時之意氣,還會連累鄭府的名聲,日後鄭家就算是娶兒媳婦,都不會有好人家願意把女兒嫁過來。
所以,這口氣她只能忍下了,至少沈妙歌還是不錯的,只要他們再大一些,或者出府另居或者接掌沈家,他們的日子便會好過些。
雖然她很清楚、很明白,可是——,她卻過不了自己的一關:她做不到與人共夫,在這方面她有潔癖。
沈妙歌感覺到了紅袖的低落,他猶豫了一下才上前輕輕擁住了紅袖:“袖兒,不要這樣,不是還有我嗎?相信我,好不好?就算是那個丫頭來了,我們日後也可以把她打發走,不會讓她留下來。”
雖然沈妙歌的話讓紅袖的心裡好受了一點,但心情並沒好轉多少:她在意的並不是日後那個丫頭會不會留下這一點。
沈妙歌擁著紅袖,輕輕的在她耳邊說著話,安撫著她;他同樣不喜歡有個丫頭硬生生的擠進他和袖兒的生活中,為了袖兒他暫忍一時。
這天晚上,平南郡主收到她母妃的信。
看完信後,平南郡主呆呆地坐在桌前一動不動,眼淚一顆一顆的自眼中滴落下來:廉王居然又使了人去那邊,而且這一次說得話十分的不客氣,帶著四五分的威脅。
平南王妃在信中催促郡主一定要快些,如果她和沈妙歌的名人再定不下來,她可能頂不了多久;並且,王妃一直反覆的叮囑,眼下是非常之時,就不要再顧忌什麼尋常規矩,只要沈家同意了,她就要立時嫁人、哪怕是定婚就好。
王妃已經想到了主意:就說這切是平南王臨終前的叮囑,所以平南郡主如果真如此做,並不算違了孝道。
王妃還知道沈妙歌要行冠禮了,因此再二的叮囑郡主,一定要搶在他行冠禮之前成事:她身為郡主豈能為平妻?到時事情只會更麻煩——有廉王在中間,到時皇上怕會責怪平南王府;雖然最後也會讓她和沈妙歌成親,但是平南王府丟的臉面可就大了。
信的最後還寫了幾句話:非常之時用非常之計,火燒眉目勿須顧忌太多了;如果出了什麼事情,也有宮中的德妃為她做主;只是要講究些手段與心計。
“賊子!”平南郡主坐了半晌之後,忽然重重擊了一下桌子罵道;她現在很擔心她的母親,不知道她被廉王逼成了什麼樣子。
“郡主,就是因為那個賊子百般欺辱我們王府,您才應該按照王妃的意思去做;沈家手中可是握有重兵的,你只要和沈五爺的親事成了,等到沈五爺掌了沈府時,我們想找那賊子自由便是早晚的事情。”嬤嬤把信從頭到尾看過了。
親事,親事!平南郡主有些煩燥的起身:“我知道,我知道了!”母妃的暗示她能看明白,但是讓她信言去做卻讓她十分的為難。
她怎麼可能做得出來那種事情?
只是母妃在南邊被廉王逼迫,她如果再不能讓沈家的人接納她,那她的母妃會怎麼樣?廉王一向是不講道理的人,他不敢來沈府鬧,便去南邊尋母妃鬧;不管如何她一定要想法子把她的母妃接回京城才可以。
平南郡主一連幾日無眠:有些事情,她是真得做不出來;而有些事情,她一直沒有想到法子。
萱姑娘在平南郡主收到信的當晚便知道了,卻不知道信中的內容;不過依著來人所說的平南郡主的情形,她也知道那信中所說的一定不是什麼好事兒。
平南郡主到沈府的目的,萱姑娘當然知道;現在平南王府出了什麼壞事情,平南郡主會如何做?萱姑娘的眉頭微微皺了皺:要盯緊平南郡主才可以;這事情並不難做,只要再用些銀子便可以了。
萱姑娘把玩著玉佩,冷冷的一笑:她要做只黃雀,一隻盯在螳螂後面的黃雀。她忽然靈機一動:可以讓人把平南郡主的事情說出去,多幾隻黃雀有什麼不好?當然不能把事情說得太過清楚,嗯,露一點口風就好。
沈大姑奶奶也有煩惱:沈妙歌就要行冠禮了,怎麼才能讓女兒嫁進沈家呢?紅袖那裡她費了很多的心思,可是就不見那個丫頭開口提及親事!她心裡更加惱恨紅袖。
她心情不她便起身出去走一走,到沈家三房坐了坐,在沈家七房那裡用得午飯;下午和一眾沈家夫人在六房院子裡耍到太陽下山,才和二房夫人一同告辭各自回房。
回來時,她的心情已經大好:因為她有人好想法;當然她還要再好好琢磨一下,把好想法變成好法子。
馬大姑娘看到母親心情大好的回房,心裡卻生出一些不安:母親雖然一再的否認,但是她近日的所為卻太過明顯,讓她想假裝沒有明白母親的心思都不太可能。她不同意母親的做法:為什麼要在沈家一棵樹上吊死?天下這麼多人家,就沒有其它的好人家了?
她上前接了母親進屋,旁敲側擊詢問沈大姑奶奶今日心情為什麼這麼好;今兒的沈大姑奶奶卻很奇怪,就是閉口不提她的得意,只管讓女兒哈哈擺飯。
沈大姑奶奶看著女兒的背景:如何能讓女兒知道?她如果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肯定是不同意,一定要瞞著她才能騙到她。
不過幾日之後,沈太夫人便經沈老祖同意,給沈妙歌又送過來一個丫頭:沈妙歌的不喜歡還是有作用的,兩個丫頭現今變成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