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見餘穎的食指和中指輕輕敲擊著桌面,然後說道:“這樣的話,你應該是看不懂。”
聽到餘穎的話,王二黑是連連點頭,然後他嚥了一口唾沫,然後說:“如果可以的話,律法之類的書籍,希望是有大眾可以看懂的版本出現。”
就見餘穎敲擊的手指停頓了下來,然後抬起來,摸摸自己的下吧。
“好倒是好,不過這件事只能是慢慢做。”餘穎說道
這一輩子餘穎決定去編書,希望多少年後,她留下的東西有用。
事實上餘穎曾考慮過早期文字為什麼如此簡潔?
大概是因為早期的文字多是在龜甲上、銘器上,載體比較小不說,還要一個事件都要記錄下來,所以文字的字數自然是壓縮再壓縮。
這種情況,實在是讓後人挖空心思地猜想前人的記錄。
後來文字的載體是竹簡、木簡,一部書就是好多卷竹木簡,表達的意思多,字數也不會多。
當然與此同時,還有人用絲帛做載體的,太昂貴。
等到了紙的出現,才終於讓文章有了更好的載體,但沒有印刷術,需要抄書。
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文字是要求簡潔,而不是準確表達。
直到印刷術的出現,終於開始出現的白話文。
不單單是文體上有變化,文字也是同時變化著,從金文、甲骨文、大篆、小篆、以及秦統一後的隸書等等,直至簡體字。
即使早期的甲骨文,因為種種原因失傳,但文字的傳承是一脈,才給後人留下破解已經失傳的甲骨文的鑰匙。
當然隨著時間的流逝,最終文體和語言都朝著更加讓人能夠好理解的方向而去。
就像現在,文言文依舊是士族的主流,白話文更多是下里巴人使用的。
但多少年後,卻是白話文佔據上風。
畢竟白話文讀起來,更加令人明白,而文言文更多是先人的典籍。
當然如果有人就是喜歡文言文,也不是不可以。
“蕭郎君,有什麼跑腿的事一定不要忘了找我王二黑。”王二黑聽了之後,大喜道。
餘穎點點頭就和王二黑分開,去辦自己的事。
送別了餘穎之後,王二黑在心裡還是記得餘穎的話,決定回去之後,押著自己的兒孫去看點律法書,這個決定讓他的兒孫們一個個是哀嚎不已。
但王二黑的兒孫們,還是比王二黑當年的條件好,最起碼還專門送進私塾裡讀過。
勉勉強強能讀,雖然比較困難。
當然王二黑很是明白,如果只是押著讀,沒什麼獎勵的話,兒孫們一定沒有多少熱情,所以他乾脆實行獎勵制度。
倒是有一個孫子為了他的獎勵,努力讀通律法書,竟然在科考的路上沾光匪淺。
也是王二黑兒孫們,對讀律法書的興趣高了不少。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皇帝在審李哲軒案的時候,猛地發現,科舉制度只考四書五經的話,出來的天子門生,只會讀書的傢伙不少。
可以說李哲軒這一案,對皇帝的影響極大。
一個很會讀書,甚至最後是進士出身的男人,竟然在處理政務上依靠女人,說出去都是丟人。
甚至在把很多涉案的官員抓起來之後,皇帝一查,雖然像李哲軒這種把政務扔一邊的奇葩少,但是不意味著那些官員一個個有什麼本事。
而皇帝靈機一動,於是當場就挑了幾個刑部官員一問,結果發現真的精通律法什麼的,就沒有幾個。
把皇帝氣得不行,直接就擼了他們的官,讓他們回家去唸律法書,經過考試才可以上崗。
至於朝廷裡為什麼官員無能?依舊是看上去執行良好,是因為有些官員更多是依靠幕僚,而官員本人,大都是風花雪月的強者。
知道這個情況之後,皇帝是哭笑不得。
其實說起來幕僚什麼,應該是有錢才能請的。
但是官員的俸祿並不怎麼高,想要請幕僚,官員的俸祿就是全給也不夠,那麼官員的錢財從哪裡來?
皇帝深思了良久,心裡有些數。
準是有什麼黑收入,不然只靠官員自己那點的俸祿,根本就是勉強過活,就是有些例行的好處,也不怎麼夠,那麼就意味著什麼,皇帝很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