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連殘骸也沒可以找到.
這一切都標誌著殺人者,是太難抓捕回來。
要是早知道如此棘手,他們就不會觸及那個人。
最後他們決定不再抓捕那人。
因為損失太大。
當然為了洩憤,他們打算滅了那個線人,算是一個警告。
什麼?
線人死掉?
或者是失蹤了?
死或者失蹤,都沒有用。
該報復的,還是要報復的。
他死了,但他的家人還活著。
在組織看來,竟然把餘穎這種危險人物,視為好抓捕的人。
就是眼瞎。
更可惡的是讓組織的實力急劇縮水。
遠在另一個地方的餘穎,並不知道那個告密的倒黴。
但她猜測過對方會倒黴。
這是基於一個原因,在這個過程中,她的行為給那個組織造成沉重的打擊。
打擊的力度越大。
越是會讓那個組織殘留的人氣憤。
而心裡的氣憤,總是要發洩出來的。
那個告密者勢必成為被組織打擊的人。
這也是餘穎在離開小鎮時,根本就沒有打算什麼報復的原因。
誰作的孽,自然會受到懲罰。
後來她在和查理、瑪麗聯絡時,才知道小鎮上出現了滅門慘案。
而那個家的男主人,就是和那個組織聯絡的人。
查理知道後,給餘穎說了一聲。
他曾經想要出手教訓那人。
結果餘穎攔住她,說了一句:多行不義必自斃。
他就沒有動手。
等到知道那個人的遭遇,他確定餘穎是早就有想法的。
而瑪麗卻關心餘穎的安危,讓她千萬小心。
餘穎感覺瑪麗已經變得婆婆媽媽了。
為了讓瑪麗放心。
餘穎一一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