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正常的診斷,卻被患者一描述,就成了壞事。
這種病人和家屬的舉動實在是令人心寒,搞的學醫的學生,畢業後真的願意從事那一行的人數減少。
萬一有一天,大家都不會學醫,或者學醫後轉行,那麼豈不是到醫院也沒有醫生護士可以給大家看病?
這一點,餘穎是有些擔憂的。
然後她說:“要是合理的醫囑,都被打成這個樣子,那麼醫生們還敢根據情況做決定?他們一個個都要聽病人的話,病人和家屬想怎麼做就怎麼做。”
因為不聽話的下場,就是成為倒黴的醫生。
就算是醫生受傷,甚至有可能喪失了工作能力,也沒有地方訴苦。
誰讓他是個醫生?
“更加令人吃驚的是,作為受害者醫生的工作單位,竟然不讓民眾轉發,想著這件事不要發酵,還是這麼馬馬虎虎過去就好,這一點我不明白。”露露說。
在她眼裡,醫生也是人,而且是那種具有喜怒哀樂的普通人。
也同樣有些諸多煩惱。
餘穎微微一笑說:“這全怪醫院嗎?”
“不能吧!現在我們常常看見,不少人打上醫院的主意後,醫院也不得不支付一些費用,以應付那種忽如其來的訛詐。”
“即使醫護人員沒有錯,但還是要出血。”
“誰讓在患者和醫院之間,看上去患者是弱者。”
“在大眾的心裡,弱者是值得同情的。”
“即使強者無錯,但很多時候,他們還是不得不聽從大眾的呼聲,給弱者一部分補償。”
“這種情況讓那些示弱者,也就是有了範例,出現了醫鬧,讓一個個醫院不得不養成了息事寧人的習慣。”
“所以你們要記住,並不是所有的弱者都值得同情。”
“就如同明明是自己摔倒,因為自己沒有錢,就賴上扶起她的人,說是別人的錯,這是在摧毀別人的善心。”
是的,其他人都是點頭。
自從出現一個個案列之後,大家對於扶起摔倒的人,算是有了很大的忌諱。
以至於出現了傷者躺在地上,沒有人敢往前。
大家只敢遠遠的看著。
而傷者因為種種原因,拿不到救急的東西,只能哀求,自己是真的自己摔倒的,不會訛詐別人。
事態就演化到了這一步,大概讓很多人覺得很悲涼。
但誰讓有些弱者就是訛詐成功?
有時候輿論不管對錯,一律倒向弱者。
而沒有證據證明清白時,好人只能是嚥下啞巴虧。
只能是讓自己小心,下一次不要當好人。
好在是,現在大家都是手機什麼的,可以建議做好事的人,拍下影片。
然後餘穎接著說:“我之所以打算私了,不在追究醫院的責任,就是因為醫院是有責任的,但分量不大。”
“我希望那所醫院,知道還是有通情達理的病人。”
菲菲出聲道:“嗯,還真的是,我認識的人,上班之前,都要希望自己不會遇到什麼惡客。”
“甚至她告訴我,她每次恨不得把患者和患者家屬當成大爺看,就是擔心自己上班時,被人打一頓。”
餘穎沉默了一下,無聲嘆了一口氣。
然後她說:“也許有人覺得這種情況很好,畢竟患者可以自我感覺自己是上帝,可以主宰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