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穎何嘗會喜歡那些官員?
在她看來,那些硬撐著官員土地免稅的人,只看重個人的利益,一味想著保護自己的權益。
眼瞎到了看不見國庫已經拿不出錢,實在是目光短淺。
國庫沒有錢,怎麼去組建守護安寧的武裝力量?
沒有足夠的武裝力量,就如同是小孩抱著金元寶獨身在街市行走。
早早晚晚引來強盜。
有句話說得好: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這些大道理,他們應該都懂,但依舊是故我。
當然,在他們看來,只是換一個皇朝就是,他們依舊是上層人士,依舊是坐擁大量的土地。
但現實真的如同他們想象中一樣?
縱觀歷史,每一次皇朝的交疊,帶給民眾的只會是一片腥風血雨,不少人死在一次次的謀算中。
有多少人,能活下?
每一次新政權上臺後,首先要面對的人口大量減少這個問題。
不得不休養生息。
好在的是,這期間不少擁有大量土地的主人死掉,甚至是族滅,土地成為無主的。
新皇朝就可以趁機把土地重新分配那些平常人,休養生息一段時間。
然後土地再一次被兼併。
矛盾加劇。
最後大爆發,政權有所變更,這中間還參雜著一次次被鎮壓的小型起義。
一直是這樣週而復始。
成為一個套路。
所以,餘穎才會說那些硬扛著不繳納土地稅的人,都屬於那種鼠目寸光的人。
他們以為自己一定會躲過這種波瀾?
那些人看不中餘穎,餘穎還看不中他們。
雙方都看不上彼此,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
餘穎心裡是美滋滋的,懶得和看不上自己的人費口舌。
這三年多來的平靜日子裡,鳳凰軍上下準備了不少糧草,同時也是因為在準備一個大殺器。
但平靜的日子不長。
西北的廖家,就迎來了一次考驗。
當年和廖家惡戰一場的各個部落,在各族的勇士死得差不多後,不得不休養生息了好多年。
所以西北雖然亂,但大都是自己人打自己人。
各個部落的人,就沒有時間和精力大舉南下,只敢小規模的劫掠。
等到廖家迴歸西北的時候,各個部落的人一個個新生代成長起來,於是又把目光轉向漢人為主的大鴻朝。
除了想要搞到更多的奴隸和糧食外,他們還想要和廖家一戰。
當初和廖家最後那一戰,包括廖家人在內的邊軍,就是死也要拉一個墊背的。
因為他們無路可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