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受現代教育的人看來,是很正常的一件事,畢竟他有權利搞清楚是怎麼一回事?
結果皇帝認為子告母,大不孝,認為應該殺掉這個不孝之子。
聽到這個案列的時候,餘穎心裡是哇涼哇涼的。
一個小小的孩童因為年幼無力,失去了自己的親生父親,不得不依靠母親,卻發現母親不喜歡他,更喜歡後來的弟弟妹妹。
其實,他那時候一定是心裡在哭泣吧!
等到被送走,卻被繼父賣掉,成為一個生死不受自己控制的奴僕,他應該是很絕望的。
他又是經過了什麼煎熬?才活下來。
等到他鼓足勇氣去告狀,迎來卻是當頭棒喝,直接就是被皇帝認定是忤逆大罪。
如果不是那個官員很認真,為了救他,想盡方法,聯絡他的親生母親,終於把他從忤逆大罪裡救出來。
只怕在皇帝發話後,他就直接被砍頭。
所以看過這個案列之後,到了任務世界,她就先查查律法。
一看有什麼忤逆之罪,就要特別小心,因為知道要是有人利用孝道這個武器對付人,會很麻煩。
所以,餘穎現在一看到什麼忤逆之罪就頭痛。
這不就是典型的依仗輩分,欺侮別人。
和後世那種我弱我有理,有異曲同工之妙,根本就沒有考慮一下做晚輩的心情和遭遇。
那個自認為英明神武的皇帝,就應該親身體驗一下那個孩子的遭遇,再來說什麼大不孝的結論。
當然餘穎也知道那位鼎鼎有名的皇帝,根本就沒有經歷過這一切,他的一生就是很順。
出生後得到親爺爺康熙帝的青睞,帶在身邊。
等到親爹登基,他的兒子很少,早早地確立為下一代的皇帝。
可以說活得是美滋滋的,那裡會懂得那個孩子的痛楚?
有些時候,很多事情不親身經歷過,真的不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鹹各種滋味。
經過這個案例,餘穎算是知道在這種的孝道面前,有些正常的人類需求,都有可能成為重罪的可能。
即使因為親孃的失誤,搞的做兒子的變成低賤的奴僕,也絕對不可以求個公道。
要是按著這個邏輯說的話,合著那個曾爺爺就是把戰王府的人都賣掉,周圍人也都是應該鼓掌,說賣得好。
&nmmm,餘穎想到這裡,有種想要打人。
靠!野蠻的社會。
說起來,這個孝道的帽子真得很重。
這是一代代戰王府裡的人,身上揹著得最沉重的枷鎖。
那麼,就要想辦法弄掉枷鎖。
她不可想成為,戰王府裡一代代郡主的一個,成為和親郡主。
和親?
和狗屁的親。
餘穎真的無法理解,戰王府的男人剛剛打勝,或者死在別人的手裡,就把他們的女性親人嫁過去和親,這是嫌戰王府的人活得太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