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即使皇帝不說,但大臣們裡基本上該知道的人,都知道。
對於這種局面,誰也不會傻乎乎點破。
所以心裡有數的大臣們,自然會支援皇帝的決定,畢竟像陸昭儀這種行為必須制止。
如果那個女人只是跑出去,然後躲起來,沒有人知道,以為她死了,也就算了。
就算是另外嫁人,靜悄悄的,都還好說。
偏偏那位跑到帝國的死敵那裡,傳過來不少訊息,在那裡風流無比,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不管怎麼樣?
一個宮裡的妃嬪跑到外面去,如此這樣行為。
那就是給文帝戴綠帽子,而且妥妥的在打文帝的臉。
打的是啪啪直響。
作為臣子,都清楚一句話:主憂臣辱,主辱臣死。
那麼,他們自然是同意,並且會支援帝國打這麼一仗。
但有些二愣子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而且他們就是不喜歡打仗,紛紛上奏摺,建議和談。
甚至還聯合起來,彈劾北部的軍政長官。
什麼濫殺,什麼其心不良,甚至是指著慶東侯府的人說,他們想著造反,不然怎麼大肆整頓軍隊?
慶東侯府的人,根本是不怎麼說話。
甚至不打算自辯,畢竟皇太后可是打著慶東侯府的旗幟去長吉府。
他們說什麼?說是皇太后乾的?
這個時候,當然要保密。
倒是皇帝大怒。
說句不客氣的話,坐在龍椅上的皇帝感覺自己是如此的暴躁,尤其是聽到那些人嗶嗶個沒完的時候。
之所以會這麼焦躁,是皇帝接到母后傳來的東西。
當看清楚皇太后寫來的東西時,皇帝都嚇了一跳,軍隊上的人,還沒有開始打仗,已經減員三分之一。
減員不是死人,而是吃空餉的問題。
這麼一算的話,所謂的多少多少人數,都要大打折扣的。
一百萬的軍隊,實際上最多不到70萬人,其他的都是胡編出來的。
想到這裡,皇帝是無比的焦躁。
自己親孃查出來的,皇帝當然信。
問題是,這還是情況最好的北部邊軍,只怕別的地方,軍隊裡的人能有一半就好,另外這裡面還有一部分老弱殘兵,根本就無法打。
一想到這個,皇帝只想罵人。
此刻冠冕下的他臉沉如水,看著下面的人。
還有一件事,那就是下撥的軍費竟然沒有全額到賬。
呵呵!怨不得會有吃空餉。
在母后送回來的東西里,詳細列舉了養一個全部全脫產的軍隊,所要花費的錢財,實在不是一個小數。
就是軍費全部到賬,也不夠,更何況被盤剝掉一大筆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