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因此,荀子對於嬴澤這個操作有點無奈,因為在他曾經的學生徐樂達到稷下學宮之前,嬴澤就率先廣告天下,準備邀請他這個儒家宗師前往大秦學宮擔任學院長。
這就意味著,秦國這個天下第一強國,承認了荀況作為儒家代表,這就是荀子最難為的地方了!
因為儒門其實也很亂,不比墨家差多少,或者說天下百家三大顯學,儒道墨,在祖師之後都分裂了,道家分天人,陰陽,黃老等等,墨家三分,儒門就更厲害了,孔門十哲七十二賢,又被戲稱為孔門十賊,七十二路反王。
孔子之後,孔門大亂,各自曲解經義,都認為自己才是儒門正統,打得腦漿都出來了,當然,其中自是少不了墨家的拱火,畢竟儒辯與墨辯的衝突也不小。
直至孟軻之後,重新給儒門下了定義,仁義禮智信,才終於讓儒門結束了內亂。
但,好不容易安穩下來的儒門,又出了個荀況,再次挑起了儒家大戰,荀況認為現在的儒家都算是一群空想主義的腐儒,不重現實,一心幻想著公天下,卻一點實際不做,就知道抬著張嘴阿巴阿巴,啥也不是,還因為性本善還是性本惡與孟子之說起了大沖突。
這份衝突直至現在也沒有解決。
但是,嬴澤直接廣告天下,邀請荀子擔任大秦學宮儒學院院長一職,這就代表著嬴澤,秦國承認了荀子在儒家的正統性!
嬴澤直接拿一國的名義來給荀子當後臺了。
這就讓荀子非常無奈了,因為嬴澤這完全是威逼加利誘,還是先施恩,他要是不報,那就不道德了。
當然,這也不是最重要的,對於荀子而言最無法拒絕的東西,是嬴澤還將他根據這個時代的情況編撰的字典拿了出來。
荀子只是看了幾頁這份字典的內容,他就忍不住了!
而嬴澤說,字典的編撰量太大,太複雜,他一個人弄不好,甚至嬴澤還將之前洛陽繳獲的,以及之前從楚國舊都帶回的周王室全部藏書放到了大秦學宮,邀請百家之人共同整理編撰成冊。
嬴澤就拿這些東西誘惑他啊!簡直不是人!
所以現在他很苦惱,要不要去?以怎樣的身份去?去了之後在大秦學宮又是怎樣的身份?
哎,苦惱!
他知道,人,不可能將所有的好處全都佔盡,嬴澤這樣先把寶藏砸到他臉上,他根本就拒絕不了啊!
所以,思慮良久,他,荀況,還是被誘惑了!
只是,無論是藏書的編撰成冊,還是嬴澤所說的字典,都不是一人所能完成,嬴澤做不到,他也不能,這是一項大工程,所以,現在的他正在稷下學宮中物色幫手。
首當其衝的便是他兩位入室弟子之一的韓非。
對於韓非的才情荀況十分喜愛,但能讓荀子對他另眼相看的真正原因是他的品行。
可是,韓非卻在昨日提出了拒絕,他想回韓國一趟。
說實話,荀子不希望韓非去韓國,即便那是他的國家。
以他的見識,自六國簽下嬴澤所定條約的那一刻,他就知道,六國已經沒有未來了,那表面上沒什麼的和平條約,卻將六國最後一絲反抗秦國的希望徹底撲滅。
如今的六國,說難聽點,已經和秦國的屬國差別不大了,只要秦國的準備工作完成,六國覆滅,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了。
而首當其衝的,便是堵在秦國東出之路上的韓國。
這個已經腐朽到骨子裡的國家,不是僅憑韓非那所謂一腔熱血能夠挽救的,不說韓非有沒有那個本事,即便他真的有,但嬴澤,會給他那個機會嗎?
荀子甚至感覺,若是韓國繼續擺爛,嬴澤還不會忙著動手,他會等到韓國到達最低谷的時候,搞個不戰而屈人之兵。
可是,若韓非想要做他之前那所謂的救國之舉……
“你想要做什麼?”看著眼前已經打包好行李,準備出發的韓非,荀子嚴肅問道。
“我回家啊。”韓非笑道。
“你還是想做之前的事情嗎?”荀子微微一嘆,韓非來到稷下學宮求學的目的,他自是知道的,可是那個時候與現在卻是截然不同的兩個狀態。
那個時候,韓國若是想要自強,還是有那麼一點點機會的,但是現在,韓國對於秦國不過是覆手可滅的存在,還有嬴澤,那小子下手之狠辣,他絕不會懷疑,只要韓國有變法圖強的那個趨勢,嬴澤會毫不猶豫的將這股復興之火直接掐滅。
韓國,沒有任何機會了。
“並非沒有可能啊。”韓非眯著眼笑道,只是那抽動的眼角讓荀子很清楚的感受到韓非心中的苦惱。
“可是你應該看得到,你阻止不了接下來的一切,你那所謂的機會又在哪裡呢?”荀子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