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苗幾個人走後,喬母看了喬父一眼,給自己衝了一杯蜂蜜水,“你說這次上報紙會怎樣?”
喬父想了想說:“對工廠的發展會更有好處,若是能夠在電視上或是廣播上也做下廣告,那效果肯定能更好。”
“這也不是不行,找人專門去聯絡,肯定能成的。”喬母倒是很有信心。
沒過兩天,權市晚報上就刊登了關於假期日化的採訪,足足佔了一個版面。
配圖都是精心挑選過,上頭並沒有喬父的正面照,而報道的內容跟那天採訪的並沒太大的差別。
在末尾,報社對佳期日化的極盡誇讚之詞,喬父看得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他買了十幾份報紙放在圖書室內共工人們閱讀,此外還另外寄了一份給喬佳月,好訊息總要分享的。
就在報紙出來不過半天的功夫,喬父就接到了許多電話,紛紛都是向他道喜的。
佳期日化能上報社,基本上已經確認了它的地位,再也不需要擔心再發生去年那些事了。
喬父一一道謝,直言工廠有現在的發展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是大家的努力。
正值年尾,又上了報紙,佳期日化的名聲更上一層樓,喬父開始著手指定來一年的企劃。
關於來年的企劃,底下的工作人員已經遞了一份初稿上來,但喬父一直都沒時間看。
喬父來年有個想法,那就是在門衛那邊增加一個小量批發的視窗,就是鼓勵那些待業青年批發了商品走街串巷地叫賣。
今年下半年,喬父就看到有人推著腳踏車賣冰棒、賣月餅,他覺得這個模式完全能用起來。
反正那邊本來就可以拿舊物換肥皂,現在多開一個視窗,並不多費什麼功夫。
還有一件事,現在工廠的人越來越多,活動的空間已經不夠,得考慮專門弄一個操場,更大的活動室等等。
而這需要場地,所以又得找上頭批地了,這才剛賺的錢還沒捂熱呢,又得投進去了。
除此之外,原材料的收購也是一個大問題,這份採購的錢肯定不能縮減,這可是關係著工廠的生產任務能不能及時完成,產品的質量能否得到保證。
此外,還有工人們的婚姻問題。廠裡都是年輕人,有一部分結婚了,但也有一部分還沒物件。
他們長期生活在一個空間內工作,接觸的多,就免不了自己談朋友。
而年輕人一旦談了朋友,這情緒的變動就有些大,今年就發生了幾起因為工人心不在焉而導致的小事故事故,更別說什麼爭風吃醋什麼的了。
喬父和喬母都非常生氣,但也不可能禁止工人們談戀愛,所以必須想個能解決大部分問題的方法。
喬母是沒打算在工廠弄一個什麼介紹所的,所以她只能組織工人們開會學習。
男女分開,一週一次,宣揚正確的婚姻、愛情應該是什麼樣的,如何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等等。
她希望每個人在感情裡不要卑微,不要執著,不要把自己放到塵埃裡。
總之,偌大的一個工廠管理起來也是個大問題,喬父沒少為此而頭疼,他不由慶幸喬母能不辭辛勞幫自己,內心感激不已。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六零種田記》,微信關注“優讀文學 ”,聊人生,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