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衛生巾生產出來之後,喬父想著杜家和顧家都幫了不少的忙,就往那邊發了好幾箱的東西作為謝禮,裡頭自然是包括衛生巾的。
對於這些東西,杜家基本上就挑些稀罕的東西,其餘的就作為福利分給了手下的人。
顧文鍾那邊也是差不多的情況。
這次顧文鍾會想要訂單,還是顧文穎提的建議,一是這可以幫助喬佳月家,二是這個牌子是真的好用。
她送了不少給平時走動的女性朋友,大家的給的反饋都很好。
對於這種消耗產品,顧文穎覺得是有銷路的,甚至覺得這個能超過肥皂成為佳期日化的暢銷產品,所以給自家大哥提了意見。
因為許多人對大陸是有偏見的,對於那邊的產品,就算功效再好,許多人還是不用,所以肥皂的銷量增長緩慢。
既然妹妹提了,顧文鍾也不會不給她面子,那就進一批放商場裡試水一下,消耗型別的生活用品,就算賣得慢一些也不會虧本的。
喬父那邊領著工人很快指定了一批新的外包裝,同時提早把日夜型的提早製作出來。
新開的生產線,效益是跟大家的獎金福利有關的,所以工人們都非常的積極,甚至可以說是緊張的。
產品出來後,工廠馬上安排發貨,港島、京市、海市那邊全都發了新的版本和外包裝,當然,價格又貴了一些。
對於捨得用的人來說,多一毛兩毛並沒有差別。
國內的市場起不來,喬父也沒打算廢太多力氣,畢竟這個觀念的改變需要時間,不能操之過急。
畢竟這衛生巾生產的成本並不低,即使已經改良過了,但也不能把賣家降得太低。
對於這次的單子,無論是喬父還是其他的工廠管理人員,心裡都是既緊張又期待的。
如果月月舒在港島那邊銷售順利,那麼打入西方市場的可能性就會增大不少。
而在這批衛生用品發往港島的時候,喬佳月他們已經在粵省的省會羊城待了好些天。
羊城比他們去年來的時候還要熱鬧幾分,人們的精氣神也明顯的不一樣。
而在這邊,似乎並沒有收到經濟整肅的影響,許多經濟活動都在正常的進行著。
這次粵省之行,除了喬佳月鄧迎、喬宏致外,陸鎮平和陸鎮安也來了。
他們打算開個照相館,這就是來羊城取經的,如果情況允許的話,說不定他們就留在這邊了。
至於喬宏致,喬佳月就不懂他要做什麼了。
她和鄧迎陪著跑了幾天,就累得不想動,主要是這邊的天氣又熱又悶,非常的難受。
所以喬佳月在這邊的幾天,飯沒怎麼吃不說,幾乎都是靠涼茶和綠豆粥等撐下來的。
到最後,喬佳月直接就不跑了,跑去市圖書館待著了。
鄧迎自然是陪著媳婦的,他們就囑咐喬宏致自己注意一些,別給整中暑了。
喬宏致也不在意,自己一個人,有些事情還更方便。
喬佳月在圖書館看了兩天的報紙和期刊,終於想起要給顧文穎打個電話。
顧文穎聽說喬佳月又來了粵省,高興得不行,她恨不得馬上就到粵省來。
然而她被一些事情絆住了,就讓喬佳月先去港島。
喬佳月還打算在羊城多待一段時間,就拒絕了顧文穎的這個建議,等她來了粵省後再見面。
只是她沒有想到,自己這次外出並不順暢,在她跟喬母聯絡的時候,得知了一個不算好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