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父看著喬佳月寫的計劃,沒有說話。
從這份計劃表上就能看出來,女兒對於一個廠子的建立、發展其實是不瞭解的。
她給的配方是好的,但首先是一個原材料的問題,並沒有完善的批發市場,少量收購太麻煩,其次就人工培訓,發展銷售渠道等問題,全都要重頭開始。
喬父拿了一根鋼筆,開始在旁邊批改並備註。
喬佳月看著看著,小臉就垮下來了。
“阿爸,有那麼差嗎?”
“你想的很完美,然而現實支援不了。”喬父搖頭說道。
喬佳月看著喬父的備註,說不出反駁的話來,她沮喪地說:“那要怎麼辦?”
“我看了你寫的計劃,並不只是簡單地定義雪花膏,而是一整套的護膚品,還有後續的化妝品之類的,這些短期內是發展不起來的。”
“現在說改革開放,大家了有愛美的想法,第一件事也不會在臉上下功夫。你的這個計劃還是太超前了。”
“阿爸,那要怎做?”喬佳月心裡有些難受,難道父母要繼續待這大隊裡面朝黃土嗎?
喬父微微皺眉,女兒的設想都很好,可問題不適合當下的時代。
這時候,最好發展的應該是低價且大家需求最大的東西。
從衣食住行來看的話,前兩者無疑是最好入手的,然而布票、糧票還未完全取消,想發展成衣、食品加工,採購原材料是個問題,而且政策也不一定允許。
父女倆面對面坐著,皺眉思考。
喬母端著兩碗綠豆湯從廚房出來,就看到父女倆幾乎一個模子印出來的表情,不由笑出聲。
“你們倆在愁什麼呢?”喬母問。
喬佳月聞言一下子趴在桌子上,“想的很美,做起來好難。”
她抓了抓頭髮,她真的不擅長這些,還不如埋頭搞配比有意思。
喬母把綠豆湯放在兩人的手邊,“我看看。”
“月兒想的這些確實不適合現在,但我覺得哪個香皂就不錯啊!洗澡洗臉,價格合適,買的人肯定不少。”
“而且要說價格低、銷量大的東西,這不就是報紙嗎?”
父女倆同時看向喬母,異口同聲地說:“報紙?”完後兩人又同時搖頭,“這不行,辦不了。”
“報紙不行那就雜誌唄。”喬母很是隨意地回了一句,身為女人,她對喬佳月說的那些護膚品、化妝品的描述給吸引住,看得非常仔細。
因此她絲毫沒察覺自己的話給父女倆點亮了什麼方向。
喬母放下手中的紙,就見眼前的父女倆目光灼灼地盯著自己,她摸了摸自己的臉問:“怎麼了?”
“阿孃,我突然覺得,您不用找人在港島出版,我們自己就辦個出版社啊!”
喬佳月興奮地握著拳頭說道,一下子解決兩個問題,簡直完美。
“不是,怎麼突然說起這個?”喬母皺著眉說道,這能行嗎?
“阿孃,一定可以的。”喬佳月心裡開始算賬,辦個出版社應該比辦個工廠容易多了。
喬母搖搖頭,覺得這個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