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搓的大小不一樣,少不得要返工重做,幾個孩子互相打趣一下,屋裡笑聲不斷。
喬母另外留了一些米漿,跟銼成細絲的蘿蔔混合,放盤子裡蒸熟,這邊是蘿蔔米了。
蒸好的蘿蔔米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放鍋裡煎成兩面焦黃,軟糯q太彈中帶著一絲焦香,是孩子們最喜歡吃的食物之一。
“再加一把火。”喬母對喬父說道,來南方這麼多年,她對南方的一些食物也是得心應手了。
另一旁的鍋裡,裡頭燉著老鴨蘿蔔湯,邊上的蒸籠裡,放著早就做好的雀麥地瓜面饅頭。
喬母做芋泥,芋頭切成塊後煮熟後,再加點白糖,做好的芋泥可以用來包湯圓,也可以做成芋泥卷油炸,就是當飯吃也行。
喬父慢吞吞地往再加了一把火,“今年用新糯米釀一桶酒吧。”地瓜酒喝多了也膩。
“行。”喬母答應得很爽快。
“阿孃,湯圓搓好了,可以下鍋了。”喬佳月端著一個小竹匾跑進廚房,蔡萍顛顛地跟在她身後。
喬母看了一眼,竹匾裡的湯圓大小不一,有的還捏成了動物的形狀,她好笑地搖搖頭,這些孩子,真是調皮。
“你們剩下的湯圓晚點在搓,我弄點芋泥餡。”喬母朝廚房外喊了一聲。
“阿孃,知道了。”喬佳月揮揮手。
桌子上,喬宏致正嘗試著把一團糯米糰給捏成一把步槍,可怎麼做就是不成功。
而喬宏良的手很巧,隨手一捏,一隻栩栩如生的白貓就做好了。
蔡萍學著喬宏良的做法,一點一點地捏兔子。
而喬宏遠,已經洗了手,坐在一邊發呆去了。
喬佳月看了看那玩得開心的三人,索性湊到喬宏遠旁邊,“二哥。”
喬宏遠眯了下眼,“月兒有事?”
“沒有,就是陪你坐會。”
他聞言,伸手捏了喬佳月的小臉一下,“想偷懶就說。”
喬母忙活了一下午,各分出一份吃的,讓喬父用食籃給喬爺爺喬奶奶送去。
就算關係不好,作為兒媳婦,該做的她不會落下。
喬父過去的時候,正好碰上喬三叔,他也來送湯圓,兄弟兩人點了下頭,便錯身而過。
喬三嬸現在安分許多,也不敢亂跑,對於喬三叔以武力管教的方式,喬父沒有什麼異議。
有些人,就是要吃皮肉苦才知道悔改。
喬爺爺看到這幾個菜,對這個二兒子很滿意,該有的孝敬從來都不會少。
他心裡感嘆,他有那麼多的孩子,最後最靠譜的卻是老二。
喬奶奶得了點感冒,縮在床上發抖,喬父看了下她的情況,多問了兩句,知道她只喝了兩碗蔥頭薑湯,並未去衛生室。
喬父嘆了口氣,去問喬大伯,不想喬大伯卻說,“不過是個小感冒,喝碗薑湯熬一熬就好,誰不是這樣過來的?”
“還是要送去衛生室看看。”喬父板著連說道。
喬大伯不耐煩了,“你當去衛生室不用錢啊,你有錢你送!真當其他人都跟你一樣更有錢啊!”
喬父聞言很是生氣,拽過喬大伯就打了他一拳,“你不耐煩什麼,那藥費幾個兄弟平攤下來才多少?”
其實喬奶奶做人也是夠失敗的,生病都沒人關心,喬爺爺提都不提一句,要不是喬父多問了幾句,只怕她都要去掉半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