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人要是趕來借糧食,誰都不能借,他們活該,過了兩年好日子,尾巴就翹上天了。”
“我們可不能被人當成冤大頭了,那糧食是那麼好吃的嘛?我們在地裡多麼辛苦,怎麼就沒人可憐下?”
這一次,社員們都很瞧不起那些沒把稻子都收回來的大隊,並多次告誡孩子,別想著偷懶,要不然就要餓肚子。
大隊幹部聽著社員們的話,不由笑,可不是呢,還是他們火眼金睛,懂得分辨那參觀者話裡的水分,說不定他都沒去大寨呢?
聽說那大寨在西北邊,偏僻得很,是那麼好去的嗎?
然而聽著廣播,廣播裡關於學大寨的宣傳卻從來沒落下,而提起的次數也越來越多,他就知道,之後的幾年,這個也是重點了。
不過他們閔省多山,本就偏遠,而且那場聲勢浩大的運動馬上就要來襲,查賬冊、查工分的事是沒必要再擔心了。
社員們開始給兩位研究員挖地基,一部分人去小溪裡挖石頭。
大隊的小溪在流出村口的位置,那一片都是石頭,石頭顏色呈淡青色,硬度大,是做基石的最好選擇。
鑿好的石頭,價格可不便宜,用來做地基用量不少,所以社員們想要蓋一棟房子可不容易。
也因此,許多人沒有底氣分家,就是這個原因。
不過這回要給白若笙和李答建房子,許多社員也收到了刺激,開始準備起來,找大隊要地基。
本來大夥只想給蓋兩間的房子的。
但喬父說,萬一上頭又繼續派人下來呢,支援他們大隊的建設,到時哪裡夠住?
經過一番討論之後,最後決定蓋六間房,廚房和浴室都單獨設計,廁所可以通到外頭的沼氣池,既乾淨又方便。
本來社員們覺得沼氣池離得太近,現在發現廁所這樣弄,好像很方便啊。
地基還沒打好,瓦窯那邊也開始忙活起來了。
首先就是四個生產隊的壯勞力報名,經過篩選,然後進入瓦窯幹活,有工錢的那種。
當然,前期的工錢肯定少,不過他們以後自己買磚頭就會有優惠。
挖土、篩土、攪拌等活,一樣樣的都是體力活,所以瓦窯這邊也會有吃的補貼。
因為剛開始沒有收入,這些錢都是大隊裡墊進去的。
李答對泥土非常瞭解,全程跟前跟後,等第一批磚坯放進瓦窯後,已經是十月了。
社員們非常的緊張,這會磚燒得成功不成功,決定著他們未來能不能住上磚瓦房。
此時,除了研究員那六間房,大隊裡還有幾戶人家,地基都已經打好,就等著紅磚了。
因著不用泥坯,牆體的下半部分就不需要石頭,能節省不少錢呢。
大家算了一筆,石頭的錢可比磚頭貴多了。所以對於這一窯磚頭的期待值特別高。
等瓦窯的火漸漸熄滅了,還不能馬上開窯,社員們緊張得不行。
開窯這天,許多人都來了,他們都想看看這些粘土燒出來的紅磚是什麼樣的。
當第一筐紅磚被搬出來後,社員們歡呼起來,“成功咯!成功咯!”